2017年3月16日下午2:00至4:30,日本神户大学绪形康教授应邀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四楼4201教室,为“史学前沿”课堂带来了一场题为“晚清中国对走向近代文明国家之双重构想”的学术讲座。他接续丸山真男的思路,先从日本走向近代的思想开端“徂徕学”谈起,认为其解构朱子学,名义上返回更古之道,实际上是在寻求有别于中国圣人之道、树立日本内在开新意识的自我尝试,并为日本近代的神道和天皇制国体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不仅如此,徂徕学的儒学观在嘉庆、同治年间和戊戌时期还曾传到中国,对晚清的学者和思想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进而,他比较分析了西方近代文明理想和强权政治的现实对中日两国思想家的复杂作用,指出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不得不“处在进化论与民族论之间来回徘徊”的历史窘境,常常是“强调民族”的保守主义和“钟情进化”的激进主义,会将自由主义取而代之。
绪形康教授还认为,中国近代革命家的民主革命思想,多发生在留学日本这个“神道设教”的君主国期间的历史事实,实值得学界反思。在中日两国,人们对文明国家的构想既有相同之处,却也存在差别。近代中国对自身成为文明国家的构想,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要摆脱自然法框架而构筑人的“主体性”从而超越一般君主制的国家构想(即其在《大同书》里的构想);一是源自于相当于“国教”的传统礼教、体现儒家革命精神,并有别于“程序正义论”的“圣人正义论”。这双重构想,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主持,他发表了聆听讲座后的感想,认为讲座很有启发意义,有助于激发年轻学子们从不同维度丰富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看法。
此前一天下午,绪形康教授还应邀在清史研究所的四层会议室,为师生们做了另一场题为“严复怎样将西莱《政治科学导论》译成《政治讲义》”的学术报告。他从严复对“专制”与“自由”含义的理解和翻译、宗教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关系、科学主义的陷井等多个角度,讨论了严复的这一“翻译”问题,认为严复的思想与西莱存在诸多不同,他对后者的思想多有误解或不理解之处。比如,西莱明确主张建立“政治宗教”,认为近代民族国家的起源就在于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王权的传统,而严复则对西莱的主张不屑一顾,他在《政治讲义》中完全“摘除”了西莱的这一基本观点,仅仅将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教会,视为社会历史“初级阶段”,可见他本身并不了解、也不理解近代民族国家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等等。
报告会由历史学院副院长、清史所所长朱浒教授主持。黄兴涛、夏明方、马克锋、曹雯等教师和研究生们聆听了绪形康教授的精彩报告,并就《政治讲义》究竟是著述、翻译还是编译,严复与柏克、西莱的思想关联如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