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下午2时,应历史学院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彭刚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四楼303教室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的讲座。这是历史学院2015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的第三讲。讲座由我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主持,我院副院长皮庆生老师也到场参加。
彭刚教授
彭刚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A Critic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合著)等,译有《自然权利与历史》、《德国的历史观》、《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等。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彭教授的演讲主要分为四部分,即记忆的转向、历史与记忆的纠葛、历史记忆与历史真理和历史记忆与历史正义。
在“记忆的转向”一节中,彭教授首先界定了历史和记忆的含义,指出现在的历史记忆开始逐步将民间史、大众史、口述史等纳入进来,此即所谓的记忆转向。接着他分析了记忆转向的四个肇因:即宏大叙事的解体;认同不定则记忆升值的定理;“没有历史的人民”的最自然不过的话语形式;现代性创伤的迟到反应。
在第二部分中,彭教授主要列举了学界中对于历史和记忆关系认识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历史就是记忆,二者是等同的;二是认为历史与记忆是对立的。而彭刚老师认为历史与记忆的关联既有相关也有相异之处,不能一概而论。相关之处在于二者皆涉及时间体验,史料与记忆在内容上存在关联。而相异之处则在于历史与记忆对可核实证据的依赖并不相同,记忆并不总是可靠的。
对于历史记忆与历史真理的认识,彭教授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记忆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以口述史学为例指出了有时口述资料所反映的并不是历史原貌,口述史实践中不可避免存在许多偏离真实的事情,记忆存在“遗存”和“重构”两种形式,需要在研究时特别注意。最后,当谈到历史记忆与历史正义关系时,彭教授引用了诸如历史上的大屠杀等事件,指出我们对历史记忆使用时一定要适度,避免滥用,这样既是为了保证历史研究的客观性,也是为了保证历史的正义性。
现场同学提问
讲座结束后,在场学生也向彭刚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彭教授都给予了详尽的解答。最后,副院长皮庆生老师结合自身专业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关于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这样的话题讨论对历史研究本身有很大价值。至此,整场讲座圆满结束。
清风学社供稿(文:杨晓丽/图:李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