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公告 清风沙龙 课外活动 学社简介 清风学刊 学社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学社 >> 新闻公告 >>
史学前沿第七讲:包伟民教授说历史观察的思维方式
来源:清风学社 作者: 清风学社 点击数:待添加 更新时间:2017-05-09

2017年3月9日下午,历史学院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七讲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包伟民教授应邀作为主讲人,在公教4201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历史观察的思维方式——从宋代城市史研究说起》为主题的学术演讲。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次讲座问题的由来。今人对于宋代的感观,在国史研究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分歧,包教授用“宋粉”和“积贫积弱”这两个词汇来代表两种对宋史评价极不相同的人群和观点,并列举了两派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及著作,提出了本次讲座的背景。第二部分为宋代城市史的学术史研究回顾。包老师首先介绍了日本学者加藤繁,指出加藤繁发表的《宋代都市的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对宋代城市史研究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文中主要以开封为例,提出坊市制度在宋朝逐渐崩溃。而在当时西方世界,基本认为中华文明是一成不变的。1955年,美国学者柯睿格(E.A.Kracke Jr)提出“传统内变迁”的学术命题。受其影响,1959年法国学者谢和耐(Jacques Gernet)发表了《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一书,通过对宋代“城市中心和商业活动的突出发展”的研究,作者力图纠正西方世界所认为的中华文明一成不变的错觉。中国学术领域则深受西方影响,最后形成了一种进化论为基调的历史观。总之,大半个世纪来,中外学者基本上都是遵循加藤范式的思路向前推进,为之注脚,对此的质疑则很少,即更多的是强调唐宋之间的分裂与对比。基本认为,从唐入宋,为封闭的市坊制变成了开放的街市制。

第三部分为包伟民老师对应加藤范式的反思,通过对宋代城市“坊”和“市”的研究,提出加藤繁所依据材料的主要是都城的情况,并不一定反映了当时全国所有城市的真实情况。而且当时“市”的概念与当今时代是存在很大偏差的,可能是大型批发市场,由市令官进行管理,这点与后世不同,应该反思这一史实。第四部分中总结中,包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些历史观察的思维特征,即要对所有的范式、理论加以注意,心存警惕。因为这些范式和理论是从个案中总结而来的,可能有相通之处,却不一定代表了所有个例的本身特性。并提醒同学们在观察历史时要避免片面化,指出历史研究的对象——人类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一定要层层分析,多思多想,学会质疑和反思。

此次讲座中,包伟民教授通过对宋代城市史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历史观察的思维特性,其文章的逻辑性之严谨,语言之准确,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要勇敢地去肯学术研究中的“硬骨头”,不要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钻研,这些都令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中国第一历...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文献寻踪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