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7:00,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锡伯文化节文艺演出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东厅隆重举行。此次演出是中国人民大学锡伯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清风学社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夏明方教授,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关晓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主任吴元丰研究馆员,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朱浒教授、孙喆教授,来京参加文化节有关活动的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各界人士,部分在京锡伯族同胞,以及校内外师生观看了演出。
演出开始前,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关晓军代表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清史研究所给予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并预祝文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演出采用汉语和锡伯语双语主持的形式,参演人员均为来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民间艺术家和在京锡伯族文艺工作者。演出现场,一曲曲悠扬的乐曲、一段段动人的舞蹈带领广大观众走进了锡伯族人民的艺术世界,感受到了锡伯人民热情奔放、淳朴善良的民族性格,领略了锡伯族灿烂的民族文化。
开场歌舞《圣灵萨满歌舞》将锡伯族萨满崇拜文化以艺术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展现了锡伯人民的传统宗教信仰和民族习尚。女子群舞《伊犁河边的锡伯姑娘》、《心灵手巧》以舞蹈形式刻画锡伯族妇女的劳动和日常生活,展现了锡伯族妇女心灵手巧、质朴率真的动人形象;男生小合唱《朋友》用锡伯语动情唱出了锡伯人民对远方朋友的真挚情感;童声合唱《锡伯族字母歌》、《云彩面包》由来自锡伯自治县的四位小朋友出演,她们的咿咿呀呀声中充满了童真童趣,引来场上观众的阵阵掌声。作为屯垦戍边的西迁民族,锡伯人民留恋故土、珍视亲情、维护统一、心系国家。演出中的不少节目都集中展示了锡伯文化的这些特质。由在京锡伯族各界同胞代表合唱的《伊犁河》、《四季歌》曲调悠扬、感情真挚,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中央民族大学锡伯族青年教师曲鹭鹭创作和演唱的《马背欢歌》用高亢激越的歌声展现了锡伯人民娴于弓马骑射、奔放豪迈的民族性格。锡伯族民间艺术家表演的《叶琪那》、《锡伯贝伦》、《察布查尔哈》运用锡伯族传统乐器,或载歌载舞地对锡伯族家庭几代同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良好家庭伦序进行艺术化呈现,或深情真挚地表达对滋养锡伯人民、孕育锡伯文化的山山水水的无限敬畏与尊重。男女对唱《迎宾曲》曲调欢快、语言诙谐,在欢声笑语中展现了锡伯人民珍视团结、热情好客、古道热肠的精神品质。压轴节目《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感情真挚、曲调激昂,热情讴歌了新中国成立后锡伯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表达了新一代锡伯人扎根边疆、报效国家的炽热情怀。整场演出中,独具特色的锡伯艺术、深厚浓郁的民族情感激起了在场锡伯同胞的强烈共鸣,将他们带入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动人气氛中。其他观众也被锡伯文化深深震撼和感染,被锡伯人民热爱家乡、献身国运的精神深深打动,场上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使整场演出高潮迭起、互动频繁,气氛十分热烈。
演出当天恰逢锡伯族传统节日——泼水节。演出结束时,演职人员与场内锡伯族同胞共同跳起了锡伯族传统舞蹈——贝伦舞,庆祝民族节日。歌声轻扬,舞姿曼妙,台上台下迅速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演出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演出结束后,夏明方、关晓军、吴元丰、朱浒、孙喆等来宾上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供稿:宋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