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公告 清风沙龙 课外活动 学社简介 清风学刊 学社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学社 >> 新闻公告 >>
台北故宫博物院林天人研究员应邀到我院做学术报告
来源: 作者:  点击数:待添加 更新时间:2015-03-29
 

2015326下午,应历史学院之邀请,古地图研究专家、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林天人研究员做客历史学院博士生“史学前沿”(新史学讲座)课堂,在四教303为广大同学作了一场题为“地图的叙述及中文古地图研究方法”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主持,历史学院博士生及来自校内外的听众50余人参加。

                                       林天人研究员

林天人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古地图公诸学术界,近年来积极与国际间各研究典藏单位建立合作,锐意全面调查寻访海外流散之中文古舆图。著有《治水如治天下》、《中国通史先秦史卷》、《先秦三晋区域文化研究》、《笔画千里——院藏古舆图》、《皇舆搜览——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清舆图》等十二部著作。讲座之前,华林甫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嘉宾,之后展示了自己所藏林研究员著作并在报告期间由各位同学传阅分享。

林研究员指出,地图学领域内涵丰富,本次报告只是作为心得的交流,与大家探讨中文古地图的种类,功能及研究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郑樵所著《通志》图谱略中言及“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过去的地图研究长期作为历史学之补充与佐证,在地图被持续挖掘之后,林研究员十分乐见地图学研究摆脱历史学窠臼,突显其主题性,并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

本次报告由五部分组成:前两部分是一些概念的阐释,林研究员结合中外学者对于地图及古地图的定义,总结了地图具有直观性、一览性与可量测性的特点,而中文古地图可分为写景、写意、写实三大类。地图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体,应纳入科技史的研究范畴。他指出,大陆地图学界为中文古地图定了一套《古地图定级规则》,明确订出了“古地图”的标准,但根据现行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级,在实际研究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

第三部分题为“地图的叙述”,林研究员就近来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2012年《环球时报》刊载的关于亚洲“地图战”升温的报道,以及去年习近平主席访德时默克尔总理所赠古地图所引起的对于海外流散地图的广泛关注,结合地图的展示,对西方国家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以地图作为重新建构世界秩序的蓝图作出评述。此部分归结为大多数地图学者普遍同意的定义,即“表达一种空间的主要图形形式”。第四部分为“地图的意义:从意象到想像”,林研究员结合“台北盆地”由湖盆到陆相盆地的转变之间的古地图研究过程,强调地图也是一种与文本无异的作品,可将地图图像视作一种视觉“意象”,为读者提供更为鲜明的“想像”过去的手段,同时藉由“直接面对”图像史料,引领读者置身于地图所建构的历史情境之中。从这个意义上看,地图“缩小了世界,扩大了视野”,但地图只是一种想象、连接以及构造人类世界的方式,而人类世界偏向于而且施加影响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并为其所助长。

    第五部分是林研究员最为看重的内容,题为“中文古地图的研究断想”,实为林研究员在古地图研究之中的方法总结及方法论探讨。首先是年代的判定,不能只断定大致范围并觉满足,应该结合舆图中的蛛丝马迹,详加考究,将绘图年代断限压缩,使地图解读则愈加准确。而其间的研究方法需根据不同状况而定,不能有墨守成规的观念,并结合地图中避讳字之使用对这一点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作为地图研究之中的文献学派,林研究员注重寻找文献的细节,认为地图中有的资讯,固然是证据,而地图之中隐藏的也可能是线索。在地图研究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一幅图,同一时期或同一作者的地图,一定会有值得比对的相似之处,这点从林研究员所著《皇舆搜览——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清舆图》一书之实践可知,该书图幅说明中往往不厌其烦地列出与该图相关的其他地图以供参考。同时,要在不疑之处有疑,对图面上的信息不能尽信,针对目前地图学的研究现状,林研究员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建立古地图研究平台的迫切性;加速搜集流散海外古地图的材料资源;整合古地图研究资源,提供更多元的使用;培养更多年轻研究人员投入地图研究等等。

                                       在场师生提问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之中,在座师生就古地图与山水风景画的区别,两岸古地图收藏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庋藏舆图之利用,两岸学术交流之障碍,道光帝避讳字的应用,方志地图的价值等问题与林研究员进行了探讨,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报告取得圆满成功。

                                    报告结束后合影 

                                 清风学社供稿(图:李都、刘传飞/文:乔欣)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中国第一历...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文献寻踪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