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公告 清风沙龙 课外活动 学社简介 清风学刊 学社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学社 >> 清风沙龙 >>
包伟民教授讲座: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来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来源: 作者:  点击数:待添加 更新时间:2011-04-05

 

331下午,新史学系列讲座第六期迎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宋史学会副会长包伟民先生,他给在座师生作了题为“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来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的演讲。

讲座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包伟民教授对近三十年来宋史研究学术史作了简要回顾。他重点讲述了宋史领域理论与方法的渐变,并指出,随着宋史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与发展,对建立新的理论和范式的渴望显得愈加迫切。

第二部分中,包教授以近年来各大学的博士论文为例,描述了这种理论饥渴症状,认为这种症状的出现,一方面可能与专业分化想象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与大家对理论与方法的概念理解不明晰有关。

第三部分中,包教授梳理了学术界目前关于理论的定义,选择出较为准确的一种定义,即认为理论至少有三个特征:一、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二、理论是有系统的;三、理论是一种结论。在包教授看来,历史研究需要理论,不仅是因为人类社会既有共性且十分复杂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史学研究不得不面对存世历史信息零散残缺、难以无缝对接的现实,需要理论分析加以引导。

第四部分,包教授认为,范式是指某些具体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结论,被研究者借引道不同历史时期的其他研究对象上。在宋史研究领域,“范式”的典型案例就是“唐宋变革论”。然而从其他社会科学借鉴而来的结论,运用时有教条主义与囫囵使用之虞。

第五部分,包教授引用邓小南教授的话,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如何能提出具有实质意义的、对研究全局具有‘牵动’作用的问题。他进一步强调研究者以更高的视角、更深邃的眼光提出新议题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关于历史研究法,包教授认为历史研究的功夫有两个层面:一是如何在关联不清、背景不明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掘某一相对孤立的历史信息片段之所有内涵,二是如何利用残缺不全的历史信息,最大程度地复原历史原貌。只要达成以上两项任务,任何方法都可以运用,所谓史无定法。同时,他也强调了使用历史文本时当小心存疑。

第七部分是结语,包教授总结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包教授与在座师生就宋代财政史研究中的数据问题、印刷革命引发的资料问题、岳飞的评价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 / 文:清风学社)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中国第一历...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文献寻踪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