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晚,第十四届清风学社在国学院B114举办了以“论文写作与发表,博士申请与留学”为主题的学术沙龙,邀请到清史研究所2013级四位博士师兄孙会修、刘传飞、项旋、江晓成分享相关经验。
第一位发言人孙会修师兄首先就论文写作问题谈到自身体会,他认为学习论文写作的一个好方法是学习《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质量较高的学刊上刊发的经典论文,分析论文的写作思路,学习其写作亮点。其次,在写作学术前史时,需注意学术平台的搭建,他以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为例,说明学术前史的写作须注重已有学术问题的层次,同时兼顾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第三,有关史料运用问题,师兄说虽然近代史研究很难穷尽史料,但是必须最大可能地丰富史料,一方面可通过阅读已有论文按图索骥,另一方面在利用数据库的同时,注意比对纸本文献,以充分捕捉史料信息。此外,师兄特别强调博士生需要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地,形成自己的问题群。
第二位发言人刘传飞师兄重点谈论了学位论文的选题问题。师兄首先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成功就成功了一半”。师兄认为在选题过程中,需考量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学术兴趣,从兴趣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至少是愉悦的。第二是史料,从史料中找题目,师兄从个人经验出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一种基本史料精读,这个过程虽然漫长,却是非常有效的“笨”方法。第三点是导师的项目与自身选题的关系,师兄认为可以将为导师做项目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选择论文题目,如此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导师完成项目,同时也方便导师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博士论文。刘传飞师兄特别谈到,在硕士阶段不要以写论文为最主要的任务,这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宝贵的阶段,是决定我们今后走什么样的路的阶段,即便已经立下做学术研究的决心,也不一定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写论文上,应当广泛地阅读,扩大知识储备。
第三位发言人项旋师兄主要谈论了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问题,他首先展示了当今学术界优秀的研究者当年的硕士、博士论文题目,使大家对此有一宏观认识。之后,师兄展开具体论述,首先强调的是论文的“创新”,这是论文写作的立足基础,可从材料、视角、理论方法等方向上进行创新。其次是史料问题,师兄强调从材料出发找问题,一个好方法是做史料长编。在研究综述写作方面,最忌讳的是罗列式的研究综述,最好从问题出发,提炼已有研究成果。在写作论文提纲方面,师兄指出形成论文框架需要有逻辑顺序。此外,师兄推荐了王汎森、张五常等人的文章,建议大家阅读学习。此外,师兄建议大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有利于锻炼学术表达能力,了解学术信息。就留学问题而言,师兄是否选择留学因人而异,不过现在博士求学时间相对充裕,可利用这段时间开拓视野。
最后一位发言人江晓成师兄首先介绍了王汎森先生的文章《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师兄以自己的硕、博论文选题为例,谈到选题的重要性。师兄强调博士论文选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及早做准备。在选题过程中,一不要好高骛远,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二也要有学术理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同时,师兄谈到包伟民老师对选题的建议,所选题目应具有较大的关涉性,能够引起他人关注。师兄也谈到,虽然大部分领域前人已有涉及,但如果有新史料,或是对史料有更好的解读,前人做过的研究论题也未尝不能做。在史学运用上,须有取舍。同时,晓成师兄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工作坊,并向在场同学们推荐了质量较高的研习营。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与主讲嘉宾就投稿的技巧、论文外审问题、论文写作的尺度问题、写作时长的问题等进行了互动,讲座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各位师兄的分享令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文:王鹏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