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地管理 >> 最新动态 >>
“清代自然灾害数据库”立项论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3-04

 

清代自然灾害数据库立项论证

 

课题负责人:夏明方

 

 

一、建设目标

 

本项目拟以十年左右的时间,以有关清代地方志、档案、官私文献及报刊杂志之灾害记录为基础,建立一个融资料采集与整理、数据存储、信息处理为一体的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为国内外学界研究清代自然灾害、环境变化以及灾害与社会的诸种关系提供公共信息平台,以期进一步推动清代灾害史、环境史乃至清代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研究,亦为当代之全球变化研究和国家减灾工程建设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史料基础和学术借鉴。

 

最终成果包括三个方面:

(一) 清代自然灾害纪年全编(纸本)

(二) 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含资料库与数据集)

(三) 清代自然灾害历史地图集(纸本)

 

 

 

二、学术缘起及其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历史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史料新革命,历史研究的数据化、信息化已成刻不容缓的必然之势。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灾害史研究,更应该发扬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继续奋进,成为这一潮流的排头兵,推动中国史学的新发展,亦借此推进史学为社会服务的步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极为严重的国家,也为人类文明宝库留下了最为系统丰富,最有连续性的灾害记录。至迟从明清以来,中国学者即开始对其进行较大规模的资料整理,并进行数据分析,以揭示历史时期中国自然灾害本身的特点与规律,探讨灾害与社会的关联。建国以后,出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科研机构对中国灾害历史更是高度重视,曾动员全国大量科研力量对流传下来的文献史料有关水、旱、地震、潮灾等灾害的记录和信息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汇编工作,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成果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中国地震目录》,迄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从事中国气候变化和水、旱、地震等灾害研究的最重要的数据基础。(有关中国气候、灾害史料整理过程的详尽梳理,可参见高建国、宋正海主编《中国近现代减灾事业和灾害科技史》之第九章《历史灾害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资料,尤其是旱涝气候史料的整理,还存在诸多重要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现时代灾害史研究的精细化、具体化、地域化、社会化的要求。尽管此后有不少学者做过大量的增补、修正工作,可惜多为单兵作战,未能聚为规模,难以形成重大突破,亦因彼此之间缺乏合作,未能形成资料基础的累积性成长机制,以致后续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时每多重复劳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延滞了学术发展的步伐。最近一次全国规模的资料整合工作是温克刚先生主编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该书以现有行政区划为单位,收列各地先秦至2000年各种气象灾害历史资料,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大型工具书。但不容隐讳的是,书中涉及建国之前的灾害史料,基本上是以1980年代以前整理的气候历史资料为依据,在灾情叙述过程中又将各种来源的史料杂糅在一起,且绝大多数分卷没有交待资料出处,难以查核,不能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综括过去的灾害史料整理工作,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料范围有限,目前为学界广为利用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所收资料基本上以方志为主,档案、报刊、官私文献及其他相关史料涉猎甚少,而所用方志约两千余种,不及现存方志总量的五分之一,远不足以反映各类灾情的全貌。即便是搜集资料最为丰富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也有大量增补的余地。二是现有资料涵盖的灾害种类主要是涉及影响中国社会的三大主要灾害,即水灾、旱灾与地震,其他灾害如蝗、疫、风、雹、霜、雪、寒冻、酷热以及山崩、滑坡、尘暴、火灾等,尚缺少系统的整理;对于灾害导致的其他方面的变化,如旱涝之后农作物的异常丰收(史载“大有”、“大有年”等),亦未给予足够的注意,不利于更全面地显示灾害影响的环境后果。三是这些资料偏重于雨情、水情等自然变动方面的信息,对灾害导致的社会后果相对简略,不利于更全面地揭示灾害影响的社会扩散过程。四是对于搜集的资料,大多照单全收,未能与其他史料进行比勘,亦未对资料记载的历史语境进行客观的分析,以致难以识别史料记载的陷阱与雷区,最终有损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在灾害史料的数据处理方面,以往的研究作出的大量开创性工作,为探讨中国长期气候变化和灾害演变规律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经过学界多年来的探讨,其内在局限也越来越充分地显示了出来。首先,就空间而言,《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是以府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且仅仅选择全国120个站点作为样本进行类推,在一个气候、地理类型极其多样化的国度,这一做法显然不足以反映相对真实的旱涝情势。这种情况,当然也为后续工作留下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其次,就时间而言,又是以“年次”进行统计的,无法反映灾害的年内(月际)及年际变化。在确定灾害频次和等级时,又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统一核算,与事实不尽相符(高建国)。第三,包括其他灾害在内,各种统计数据往往是以单一灾种为对象,不利于对各类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内在关联进行综合性、整体性和相关性分析,不利于动态地揭示灾害生成与演变规律。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灾害社会性的淡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数据处理的“自然化”和“气候化”倾向,前者是指偏重对旱情、雨情和震情等自然现象的关注,而相对忽略了灾害的形成、扩散过程中的社会因素,甚至将由后者所激发、加剧的灾害也统统纳入前者范围之内,结果有可能夸大自然界的变化程度(夏明方);后者与此息息相关,即是将史料中有关旱、涝灾害的记载,转换为气候变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忽略了“旱涝”概念的气象学界定和灾害学界定两者之间的区别(陈业新),结果造成评定后的气候情势与实际气候状况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将学界最新的批评和相关建设性的意见转化到新阶段的资料整理与数据转化工作中去,也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创新工作。

当然,对整个历史时期的灾害史料都进行一次全面的校核和增补,绝不是少数研究者或科研单位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而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但是,如果根据现有条件,选择其中一个灾害记录相对丰富的断代作为重点,集中攻关,应是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而处于明清小冰期之内、横跨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清朝称得上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时段。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无论是相关的学术研究,还是文献整理的基础性工作,也都以清代最为扎实。其一,以往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明成化以来的五百多年间,清代是其中时间最长的部分。其二,随着近年来国家、社会各层面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各类史料的数据化进程极为迅速,文献数字化规模惊人,极大地扩展了资料利用范围,仅本项目组目前掌握的数字方志资料即达8000余种。其三,作为中国灾荒史研究的重镇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即一直从事清代灾荒研究,并始终把资料整理置于学术研究之头等重要的位置,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灾害史料,并为学界陆续贡献出《近代中国灾荒纪年》、《中国荒政书集成》等大型图书,同时尽最大力量辑录官私文献中的灾荒史料,特别是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对馆藏档案中有关灾赈的各类文献进行汇编,最终合成《清代灾赈档案史料汇编》(共4.4万余件),从而为进一步的数字化工作奠定了雄厚的资料基础。其四,在李文海教授多年来的培养和指导之下,以清史研究所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专门致力于灾害史研究的青年队伍,兼以联合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同仁,已经具备了承担此项工作的人才基础。第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可为本项目提供相应技术保障和支持。

 

三、研究计划

 

根据以上的目标和设想,本项目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攻关:

 

首先是进一步扩大资料范围,细化数据指标,建立一个包括自然变动与社会相应等各方面信息在内的综合性的大型灾害信息集成系统。为此在文献方面,拟将方志数量从2000多种扩至8000种左右,同时尽最大限度涵括档案、文集、报刊、官书以及其他各类相关文献中的灾害信息;就灾害信息本身而言,拟进一步扩展灾害种类和相关环境因素,即从水、旱、地震等灾害,扩至蝗灾、雹、风、霜、沙、潮、疫、寒、热、山崩、滑坡、泥石流、雪、火等各类灾害,以及农作物异常丰收等特殊气候、物候现象;对于每一种灾害,其收录内容,则注重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不仅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由此引起的社会变动和反应。

 

其次,强化资料的甄别工作,建立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符合学术标准的清代灾害历史资料库。为此,在资料库建设过程中,除了提供基本数据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原始文献链接,显示文献考证的过程,以便用户查核,同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充分吸取学界研究成果,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可借学界同仁之众力,共同推进数据库建设。

 

相应地,第三,通过将灾害资料的载体由纸本向电子平台转化,改变以往相对封闭、相对分散的资料整理传统,使其变成一个融开放性与累积性为一体的平等互惠、动态积聚的公共文化工程。

第四,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制作的工作实践,尝试着建立一套新的灾害信息处理规范,建立更加合理的灾害等级体系。

 

研究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资料整理,包括已有资料的核对与整合;新增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清代灾害纪年的编撰。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编纂《清代灾害史料编年》,即仿照《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的体例,并稍作调整,按年按省(省下为县)排比各类文献史料,以便校勘、考订与分析。

 

第二步是数据分析,即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讨论与确定新的灾害等级体系。可首先选择某一(或几个)省区进行个案分析,以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第三步则是数据输入、校核与处理。

 

第四步则是在数据积累达致相应规模以后编制清代自然灾害地图集,呈现各类灾害的时空演化大势。

 

鉴于项目时间较长,参加人员时或有所变动,为更加有效地推进项目进展,保证完成任务,将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重心,按科研任务的性质具体分工,如在文献整理阶段,拟按资料种类分为方志组、档案组、官私文献及报刊等组,齐头并进;编撰灾害纪年时,则按时段分为顺康雍、乾隆、嘉道、咸同光宣等四组,各负其责;数据分析与转换部分,则按区域具体分工。

 

课题组主要成员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代灾荒研究团队”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目前暂定为:夏明方、余新忠、朱  浒、赵晓华、彭  法、李光伟、韩  祥、王瓒玮等。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