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地管理 >> 常用文件 >>
2006年4月5日基地工作会议简报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4-13
时间:200645日上午 1000-12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5

    200645上午,清史研究所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清史基地”)召开了学术委员会工

作会议。与会学术委员8人,缺席5人,与会基地研究人员12人,缺席3人。

会议议程:

、基地主任成崇德教授做工作汇报:

 (一)、科研基地的工作情况

1、明确基地工作目标

    清史基地于2000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20013月,基地学术委员会对基地工作的主要

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讨论,会议确定:建议国家启动“清史纂修工程”为基地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基地的近期工作任务是加强专史研究,为清史纂修做学术准备。会议拟定的研究方向包括:清代政

治史、清代经济史、清代学术文化史、清代社会史、清代边疆与民族史、清代中外关系史、清代科

技史。

    为保证专史研究达到前沿水平,每个课题之下各设若干子课题,作为“专题”项目,如清代自

然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研究、清代理学研究、康乾盛世研究、晚清文化转型研究等。

2、承担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基地将学术研究作为核心工作,设立清代学术思想史、社会史和边疆民族史等三个研究方向。

四年来,以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的科研项目共计22个,项目经费总额为440

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个,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1个。除基地每年的招标项目以外,基地人

员还承担了清史纂修等重大项目。

    基地研究人员依托清史研究所这个条件良好的科研平台,进行科研教学工作,四年来共出版著

4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奖5项。截至今年年初,基地研究人员作为第一署

名人的著作被CSSCI引用次数达192次,论文被CSSCI引用次数达81次,在CSSCI所收学术刊物上发表

文总数达52篇。

3、加强基地软硬件建设,创建一流研究机构

   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搭建清史研究网上查询和交流平台,不但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网站,还与国家清

史编纂委员会合作创办“中华文史网”。网站设计了内容比较齐全、功能较大的数据库,所有内容

均免费提供,及时更新。到200481为止,网站共收录全文文章859篇,总字数约1千万左右,

累计访问量已达3.5万人次。建立开通本研究领域的学术信息网。如“中国灾荒史论坛”、“清代边

疆民族研究”、“近世民间信仰与民间教派研究”、“历史地理学”、“清代社会史研究”、“清

代政治史研究”、“清代经济史研究”、“清代思想文化研究”等网站。及时了解、把握和反映本

领域的前沿动态,便于树立前沿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同时扩大清史所的影响。

 (2)图书资料室,经过20多年的积累,清史研究所目前藏有各类清史图书近10万余册。清史纂

修工程启动以来,又购置了大量图书资料,形成与学校图书馆并促互补的良好格局。

 (3)《清史研究》是由清史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历史类核心期刊,19923月创刊,迄今已出版40

期。作为专门研究清代历史的唯一定期刊物,《清史研究》坚持以“学术性、资料性、信息性”为

办刊宗旨,成为了国内外清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对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都曾有专门

讨论,推动了清史研究事业。目前,已成为《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等多家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2年又入选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另外,

《清史研究》还发行到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每期文章还在美国的《史学文摘》

以及《美国:历史和生活》上登载摘要和索引。

4、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咨询服务、专题讲座

  (12001年以来,先后围绕清代社会史、边疆民族史、史学理论、学术文化史、灾荒史、近代史

专题召开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其中,国际研讨会4次,小型研讨会10余次,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2次,都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200511月分别与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政治大学历史系确

定了双方学术交流协议。

   (2)学术咨询服务。通过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

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

开展咨询服务,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A、专题讲座

    基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举办专题讲座,提供咨询或建议。2001年年底,戴逸

教授为130位中央部级以上领导同志作了题为“康乾盛世”的学术讲座。200213月,郭成康、陈

桦、成崇德、黄兴涛四位教授为中央领导同志举办“清史四讲”讲座。

B、咨询报告

    关于清史纂修工作,自20019月至20031月,清史研究所共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报告、方案

等文件12份;20023月,郭成康、张研教授分别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提交《从康乾盛世看中国古

代的用人之道》;《中国历史上的人口问题》咨询报告。

5、重视人才培养

    清史研究所是以科研为主的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以研究生和高级访问学者为主要对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清史研究所已形成以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职硕士研究生、

国内外高级进修生、访问学者、留学生为主的人才培养格局。

   (1)博士后流动站:到目前为止,每年有2——4左右博士后进站或出站。

   (2)博士研究生:清史研究所有5个博士点,平均每年招收20左右博士研究生。到2005年为

止,已培养近百余名博士研究生。

   (3)硕士研究生:清史研究所有6个硕士点,每年可招收25名左右硕士生。

   (4)在职硕士研究生:已和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教学单位签订了在职硕士生培养协议。定期招

生培养,每2年招生一届。

   (5)留学生、高进生和访问学者:除每年接收国内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来访以外,还接

收了许多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和高进生。过去几年中,每年平均有10人次来清史

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

   (6)短期人才培养:除以上几种人才培养方式之外,清史研究所还与国内西部地区以及台湾地

区的多所大学签有短期人才培养协议,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到清史研究所学习进修,由

清史研究所教授协助指导论文。

   (7)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清史研究所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办

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目前,清史研究所学生已创办了非常设性学术研讨组织“青年学者论坛”和

常设性学术组织“清风学社”。前者每两年组织一次研讨会,已受到在京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的关注

和支持。后者则经常组织学术讲座等活动,并创办内部刊物——《清风》,由学生自己组稿、编

辑,同时还创办了自己的网页。

(二)、基地项目的承担情况

    1、九个科研项目立项

    基地设立重大项目以来,已立项9项,分别为:

    张研主持的:《清代社会史研究》;成崇德主持的:《清代疆域形成研究》;龚书铎教授主持

的:《清代理学研究》;李文海教授主持的:《清代灾荒研究》;陈桦教授主持的:《康乾盛世研

究》;朱维铮教授主持的《晚清文化转型研究》。黄爱平主持的《清代汉学与西学关系研究》

2004年项目,200510月批准)、罗见今主持的《晚清科技史研究》(2004年项目,200510

批准)、张世明主持的《清代边疆社会变迁研究》(2005年项目,200512月批准)。具体项目进

展情况由项目主持人汇报。

2、确定基地研究方向,围绕清史纂修工作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

    2001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召开3次大型的全国学术讨论会,8次小型专家会议,专门研讨

纂修清史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且首先向中央提交了纂修清史的工作方案。在国务院具体指导下,

6次修改纂修工作方案。中央最后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方案批准了“国家纂修清史工作方案”。

200212月,国家成立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25名委员中,包括主任、副

主任在内的14名委员来自清史研究所基地人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在编委会从事学术组织和研究的

60多位专家中,清史研究所的人员占有半数。经学校批准,清史研究所2万册图书资料已提供给清史

纂修工作使用。

(三)、2006年清史基地工作安排

    在教育部和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清史研究所在资金筹措、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办公

条件和教学、科研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清史研究所充分贯彻“前沿性、开放性、科学性、服务

性”的基地创建宗旨,在科研体制上借鉴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以实现制度创

新。

    清史研究所基地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使之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清史研究中心、清代历史资

料信息中心、历史学人才培养和交流中心、国际清史学术交流中心,并为国家的重大相关理论问

题、文化工程和科研攻关项目提供支持。清史研究所的发展将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整体规划相配合,

并与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以及清史纂修工程等有机结合,直接为国家的清史纂修工程提

供动力。

    12006年将完成科研基地立项工作2项;

    2、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二个:8月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合作在北京召开《西学与清代文化》学

术会议;9月与德国弗莱堡大学合作召开“中西朝廷史比较研究”。

    3、进一步加强资料建设,本基地已积累10多万册清史专业图书文献,经过多方面筹划,准备在

2006年再筹款购置一部分研究资料。

    4、筹建《莫礼循——骆惠敏文库》,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从澳大利亚运回150箱,2吨重的莫

礼循文献资料,现存放在人民大学,准备2006年初全部整理书架,建设专门研究室,供国内外学者

研究使用。

有待解决的问题:

    12002年重大招标项目“晚清文化转型研究”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2、学术委员会成员所在地区过于分散,著名学者较多,联系不够。

    3、需要进一步协调好清史研究所基地建设工作与清史纂修工程的关系。

   

基地常务副主任黄兴涛教授接着做了以下补充:

    1、清史研究基地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如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采取定期通讯汇报方

式向教育部、学术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简报制度,应马上恢复。

    2、目前清史研究基地全新网站刚刚开始运行,内容上的进一步丰富,对学术前沿动态的及时更

新等方面的工作,应迅速加大力度。

    3、今年清史研究基地的硬件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将在原有张自忠路资料室的基础上,

另在西郊校园内新增200余平米面积作为清史研究的图书资料室,以方便我们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

究人员的办公条件也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改善,甚至部分超过教育部要求的标准。

    4、为更好完成清史研究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基地于2005年底另外招聘了专职基地的新秘书

(李静),负责基地日常行政工作以及基地网站维护工作。

[]、各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1、项目名称:清代理学研究

   项目负责人:龚书铎教授(由张昭军先生代替汇报)

    该项目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立项,随即展开研究工作,应于2005年底结项。现研究工作

已经基本完成,项目预期目标中的专著全书共110万字。该专著写作历经四年时间,前后六次修改大

纲,课题组成员就每一章内容都进行集体讨论,目前书稿已经全部完成,已交出版社,即将出版。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代表作将于《清史研究》2006年第4期上开辟专栏予以刊登。

2、项目名称:清代疆域形成研究

   项目负责人:成崇德教授

    该项目于2000年正式批准立项,应于2005年结项。课题组组织了多次实地调研,深入边疆地区

考察,并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档案馆查阅资料,举行座

谈会,就清代疆域问题进行研讨。2003年课题组成员成崇德、孙喆到台湾访问研究,在台北故宫博

物院查阅了一批清代的舆图和疆域形成的档案文献。

    项目最终成果计划出版5部专著,目前已出版〈清代舆图研究〉等3部,另外2部也将于今年年内

出版。课题组发表有关论文23篇。

3、项目名称:清代社会史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研教授

    该项目于2000年正式批准立项,已经于20057月提交结项申请,并于近日获得评审通过。

    项目预期成果为9部专著,目前已经出版〈晚清社会风尚研究〉等专著6部,发表相关论文十余

篇,组织了1次为期两月的社会调查,召开7次学术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若干次国际大型学术

会议,发表论文3篇,课题组主持人张研教授两次应邀到日本讲学。

4、项目名称:清代灾荒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文海教授(夏明方代替汇报)

    该项目于2002年正式批准立项,预计将于2007年结项。

    项目预期成果为清代灾荒纪年,另有重要资料汇编,专题研究论著等。其中资料汇编《中国荒

政全书》目前已经出版2辑共5册,影响较大。还有2辑共10册初稿已经完成,等待出版。清代灾荒纪

年目前仍在加紧撰写中,预计将于2007年初完成初稿。专题研究论著将联合国际灾荒史知名学者共

同编辑出版,将于今年8月出版。另,课题组就该项目研究已经发表论文10多篇。

5、项目名称:晚清科学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罗见今教授(成崇德代替汇报)

    该项目是清史基地2004年招标项目,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直到20056月方被批准正式立项,

实际研究工作于2006年初正式展开,预计于2008年结项。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全

国唯一的科技博士点授予单位,有良好的学术积累,并且承担了国家清史纂修工作中的相关课题

撰写工作。

6、项目名称:清代汉学与西学关系研究

   项目负责人:黄爱平教授

    该项目为清史基地2004年招标项目,于2005年正式批准立项,预计于2008年结项。课题组今年

最重要的工作是将于20068月底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联合召开的“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

讨会,目前第一次会议通知已经发出,会议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另外,课题组争取每年召开1-2次相关问题的研讨会。

7、项目名称:清代边疆社会变迁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世明教授

    该项目是2005年清史基地招标项目,并于2006年初正式批准立项。项目预期成果为专著3部,论

文集1部,以及1本蒙文档案翻译。其中专著计划于20066月出大纲并进行修改。

8、项目名称:康乾盛世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桦教授

    该项目于2002年正式批准立项,目前主体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其中包括学术史、重要专题研究

等。项目预期成果为8部专著,目前4部已经交出版社准备出版,另外4部在后期修改中。

9、项目名称:十九世纪中国的“危机”意识及其社会回应

   项目负责人:李伯重(黄兴涛代替说明有关情况)

    该项目是清史基地2005年招标项目,由清华大学李伯重教授投标,目前项目论证已经提交,正

在评审之中。

[]、清史基地学术委员会改选

    经过学术委员会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在原有学术委员组成基础上,另外增补黄兴涛教授(中国

人民大学)、陈春声教授(中山大学)为学术委员,并由黄兴涛教授担任基地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

任。

[]、清史基地未来发展规划

    在总结清史基地过去几年工作情况之后,学术委员就清史基地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许多建

议。

    1、清史基地未来规划项目的设置应与大清史更加紧密结合。

    2、基地应保持原有在边疆史、社会史研究等领域的原有优势,同时又应具有开拓性、创新性,

加强在清代法制转型、中外交流、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可以考虑在一些新开拓领域设置一些

重点研究项目。

    3、加强基地管理,对项目研究工作进行更严格的规划和监督。

    4、清史基地网站内容应该更加充实丰富,反映国内外的全面情况,对学术动态及时跟踪。

    5、课题研究工作应更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发挥课题组成员的不同研究优势。

    学术委员们在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研究选题,如包罗全面的、集大成性的、而清史纂工

程又没有设计的“清代人物大词典”、“清史纪事本末”等。

    总之,这次工作会议总结了基地过去的发展经验,同时也严肃指出了清史基地发展中存在的一

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基地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做了必要的准备。

 

                                                    清史研究所重点研究基地

                                                         2006.04.06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