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所学人 >> 离退休学人 >>
袁定中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3-25
    袁定中(1923—1991),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学家,陕西华县莲花寺东罗村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袁定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工作,宣传爱国思想。1938年10月,袁定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候补期三个月,转正后,1939年2月任中共咸林中学特别支部下属的支部书记和特支青委委员,带领民先队员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华县党组织亦遭破坏。1942年,党组织决定委派袁定中等参加河南巩南赵寿山领导的38军学生连。1943年,袁定中返回华县后即去重庆上学,他为了及时与党组织联系,给周恩来写信,周恩来很快在《新华日报》上复信,让他到《新华日报》社找秘书刘光联系。从此,袁定中便在中共西南工委领导下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经刘光允许,袁定中回陕西到永寿县,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秘密活动,创办校刊,在师生中宣传进步思想。1946年暑假袁定中回老家华县,因叛徒出卖,于8月6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据理力争,因无充分证据,法官被问得张口结舌。后经党组织营救,袁定中于12月出狱。出狱后,他身体虚弱,不能公开外出活动,党组织经常派人来联系,传达党内文件,使他能及时了解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和党组织的发展情况。
  建国后,袁定中先后在华县团委、渭南地区团委、渭南专署文教科工作。1951年8月,袁定中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参与创建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小组和清史研究所的工作,并先后担任过中国历史教研室副主任、清史研究小组副组长、组长及清史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等职。期间,袁定中和全国著名历史学家尚钺、胡华、戴逸等共事,学识不断增长,和他们一道以卓越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共同推动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袁定中本人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造诣尤深,他相继在《人民日报》、《历史研究》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成为近代史领域的知名历史学家。如关于天地会性质、太平天国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方面,袁定中均有见地,代表了一家之言。
  袁定中长期担任党政领导干部,但在涉及提职、提资等问题时,他总是尽量谦让,先人后己。1983年,袁定中离职休养,仍关注清史研究工作。1991年2月22日,袁定中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

袁定中学术成果摘录
论文:
袁定中,“叶赫那拉氏‘垂帘听政’的由来”,《文物》,1977年,03期。
袁定中,“关于李岩评价问题的讨论”,《历史教学》,1965年,12期。
袁定中,“美国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人民日报》,1964年11月18日。
袁定中,“太平天国青年将领陈玉成”,《历史故事》第1集,北京出版社,1963年。
汪原、袁定中、王思治,“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意见——同吴晗同志商榷一个问题”,《人民日报》,1962年6月17日。
袁定中,“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教学与研究》,1961年,02期。
袁定中,“试评戴逸同志编著的‘中国近代史稿’”,《教学与研究》,1960年,02期。
袁定中,“那拉氏反动的一生”,《历史研究》,1958年,10期。
袁定中,“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历史观点”,《教学与研究》,1958年,03期。
袁定中,“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问题”,《历史研究》,1957年,08期。
(本资料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