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所成果 >>
彭春凌著《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出版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1-24

书名:《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

作者:彭春凌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内容简介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9世纪的生物进化学说所奠定的新的宇宙与人的观念,构成了今天对宇宙与人的认知基础。而宇宙与人观念的新旧变迁又引动了包括宗教、伦理、美学、社会政治学说等诸领域的思想震荡、观念协商或革命。本书以近代中国的大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之思想经历为轴心,来辐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跨越大西洋、太平洋的英语、日语、中文三个文化圈,涉及英、美、日、中四国,围绕革新中的宇宙与人的观念所牵动的宗教、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美学诸领域之思潮跌宕和交互影响。这是一部流动的人类精神的史诗。在寰球的同一段时空中,各个国别固有的文化特征不同、当前之社会命题有别、内部的派别分歧深刻,使得整体上步伐相同的观念革新面临理解要点之参差错落、逻辑理路之递演流变。恰恰是在这么一个复调喧哗的格局中,才能以章太炎为切入点,来把握中国近代思想的某种全球史脉动。

作者简介

彭春凌,重庆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1~202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22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 2014~2015),多次赴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思想史、全球思想史,以及近代中英日三种语言圈之思想文化交流。出版有专著《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研究、重译及校注》,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第二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


~~~~~~~~~~~~~~~~~~~~~~~~~~~~~~~~~~~~~~~~~~~~~~~~~~~~~~~~~~~~~~~~~~~~~~~~~~~~~~~~~~~~~~~

序一

陈平原


多年以前,听一位熟悉的中科院院士感叹,他已经读不懂早年学生的论文了,言下之意,很是悲伤。我说这很正常,若毕业多年,学生还在老师的笼罩下翩翩起舞,那才是最大的悲哀。作为导师,读老学生的论著,能努力跟上最好,实在跟不上,或对相关话题不感兴趣,放下就是了,没关系的。反而是不懂装懂,还想继续指导,那才让人反感。

说实话,我的不少学生(包括本书作者),早就摆脱“影响的焦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学术道路,我没必要也没能力追踪其每篇论文。即便如此,他/她们仍一直在我的视野之中,除了平日保持交往,拿到惠赠新书时会很欣喜,翻阅报刊时注意学生的作品及行踪,闲来聊天时好炫耀。若论题或思路恰好是我目前所关注的,那才认真阅读。

一个多月前,接到春凌君来信,说她的新书《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要我写篇小序,理由是:“学生初读章太炎,是2006年在您开设的‘章太炎研究'课程上。17年过去了,虽然也上下求索,孜孜矻矻,但说来惭愧,只积攒下这么一点小小的心得。章太炎研究,或者说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目前确实生成了一些新的契机,有一些新的可能。学生也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至于效果如何,还请老师多多教诲指正!”

无论是眼下即将刊行的《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还是前年出版的《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研究、重译及校注》,其实都不是我能准确评判的。而说不到点子上的表扬,不但无效,还会起反作用。倒不如讲点陈芝麻烂谷子,作为该书的“前史”,或许有助于阅读。

我在北大讲授“章太炎思想研究”专题课总共有两次。第一次是1996年,忘记是春季学期还是秋季学期,那时刚写了几篇论述章太炎的文章,自认为很有心得,于是贸然踏上讲台。课程的相关内容好多收入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该书2003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算是我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论及私学传统、游侠精神、魏晋文章,还有经学、子学方法之争,有若干精彩的见解,但我知道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章太炎有较大差距,再往下走会碰到无法逾越的障碍。因而,2006年秋季学期第二次开课时,我改变策略,主要带领学生精读《国故论衡》,一字一句抠,速度很慢,但效果不错。多年后,好几位修课的学生在著作后记中提及那时的魔鬼训练。

当时我就说了,章太炎撰写体大思精的《国故论衡》,立意孤高决绝,用语佶屈聱牙,加上不少过渡时代的特殊词汇,你若能大致读懂,以后看古今中国书,不会有太大障碍。对于这位近现代中国最博学、最复杂、最深邃、最具前瞻性的学者、斗士、思想家、政治家,值得与其保持深入持久的对话。

修课学生中,日后著述多有旁涉章太炎的,但直接与之正面对话的,目前只有勇猛精进的重庆妹子彭春凌。2011年初夏,彭君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我在导师评语中称:“不同于既往研究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基点,‘逆流而上',追溯其与传统中国各种思想资源的联系,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着重论述戊戌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针对关涉‘民族生命之站立'等重大问题,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代表的儒教精英知识人如何因应时局变化,逐步调整自身的思想认知,其‘艰难的选择'又怎样影响日后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本文着眼宏观的历史演变,入手处却是通过康有为、章太炎生命际遇中实在遭逢的儒教转型问题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回应,进行思想史层面的探讨。作者立意甚高,辨析细致入微,尤其是关于《儒术真论》的成立以及《訄书•原教》的溯源,能因小见大,有很好的发现。本文借助康章对读,以及章太炎与新文化弟子们的对话,呈现清末民初错综复杂的思想激荡与文化转型,有不少精彩的论述。”

作者虽系中文系出身,却对思想史研究情有独钟,且能登堂入室,得到近代史研究界的认可,这点很不容易。三年后,彭君的第一本专著《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其之所以获得学界广泛好评,不仅是具体的论述方向及思路,更包括其体现出来的治学态度与功力。此后,作者主要活跃在近代史研究领域,得到诸多前辈学者的指引与提携,也收获若干重要奖项。这些在作者简介或后记中会有所呈现,用不着我来絮叨。

我能够说,或最想说的,是节外生枝的闲话。求学北大十二年(1999~2011),加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十一年(2011~2022),彭春凌完成上述三部大书,当然是了不起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她的天资与勤奋,也与大环境密切相关。三书多少都涉及“两洋三语”,属于全球化时代的学术思路,除了阅读英文、日文文献的能力,还必须有频繁且深入的体验、交流与请教。作者读博期间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且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一年(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工作后又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这样的机遇,“当初只道是寻常”,放长视线,其实是很难得的。

有机会没能抓住,那是个人的失误;若没机会,那是时代的责任。有的题目必须机缘凑合才能做,否则伤筋动骨,且效果欠佳。比如当初我就不具备这个条件,读博时也曾申请出国开会或进修,均未获批准。春凌碰上了好时代,很早就参与国际对话,不仅转益多师,也得到很多外国学者的鼎力支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她很好地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一步步走过来,中间虽也有曲折与困惑,但从未停顿过。

最后想剧透的是,成为章太炎研究专家之前的彭君,2006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另一个中国”的敞开——抗战前夕大众媒体的西行记(1935~1937)》同样值得一提。多年以后,作者入选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挂职西北一年(2020~2021),体会中国的幅员辽阔及发展不均衡,感受民生艰辛的同时,对学问、社会与人生的关系当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这些难得的阅历与经验,或将对作者日后的治学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