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所成果 >>
华林甫等著《中国省制演进与未来》出版
来源:huheng 作者: huhen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7

华林甫、贺曲夫、高茂兵、胡恒、李静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

内容提要

    《中国省制演进与未来》以绪论为先导,分为上、下两篇,共11章、46节。上篇研究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的省制,试图还原历史上省制的原貌,总结历史上省级政区演变规律。下篇在分析现行省制弊端的基础上,探讨省制改革的原则、思路、措施、步骤和具体方案。
    本书适合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总序:中国行政区经济理论的缘起、发展与未来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
    1.1.2  政区等级
    1.1.3  省级政区及其分类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我国行政区划研究的总体状况与主要成绩
    1.2.2  关于省制方面的研究
  1.3  思路、方法与结构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3.3  本书的研究结构
上篇  :由来与发展
2  元朝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2.1  省制的先声
  2.2  中书省: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二为一
  2.3  六大行省时期
  2.4  十大行省时期
  2.5  行省制度的定制化过程及其影响
3  明朝省级政区与准政区
  3.1  明初行中书省
    3.1.1  明初行省建立过程
    3.1.2  行省长官与职权
  3.2  废行省与布政使司时代
    3.2.1  两京十三司的建立
    3.2.2  疆域划分
    3.2.3  长官与职权
  3.3  准省区——军事控制区
    3.3.1  都司卫所制度
    3.3.2  疆域划分
    3.3.3  长官与职权
  3.4  督抚辖区——明中叶后省级政区的变异
    3.4.1  督抚之制的演变过程
    3.4.2  总督、巡抚辖区的类型与特点
    3.4.3  总督巡抚辖区
4  清朝省制:从十五省到二十三省
  4.1  省制演变的总体过程
  4.2  清初分省大讨论
  4.3  晚清新建五省评述
  4.4  总督、巡抚职掌的来历
  4.5  结语
5  民国时期省制演变
  5.1  北洋政府时期
  5.2  南京政府时期
  5.3  市制的引入与发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制
  6.1  解放初期
    6.1.1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行政区划状况
    6.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演变
  6.2  1958年至1987年
    6.2.1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6.2.2  “文革”期间:1966-1976年
    6.2.3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7-1987年
  6.3  1988年至今
    6.3.11  988年以来我国省制变化情况
    6.3.2  1988年以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变化的新特点
7  历史演变规律及其影响
  7.1  数量由少到多
  7.2  幅员由大到小
  7.3  省会的迁徙
  7.4  中国省制的海外影响
  7.5  中国省制应予长期保留
下篇  :面向未来
8  现状分析
  8.1  省域规模过大
    8.1.1  我国省级政区的面积过大、人口规模过大
    8.1.2  省级规模过大带来的隐患: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8.2  省域空间相差悬殊
    8.2.1  省域规模的空间差异
    8.2.2  省级政区管辖县级政区数目的空间差异
    8.2.3  省级政区类型的空间差异
  8.3  边界犬牙交错
    8.3.1  中国历代划界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
    8.3.2  省级行政区域边界犬齿交错,破坏了自然一经济区域的完整
  8.4  省级政区名称类型多样
9  未来省制探索
  9.1  中国的省制需要改革
    9.1.1  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9.1.2  解决现行高层政区遗留问题,理顺高层政区体制
    9.1.3  淡化“行政区经济”现象,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9.1.4  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巩固和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9.2  改革的六大原则
    9.2.1  政治性原则
    9.2.2  经济性原则
    9.2.3  历史性原则
    9.2.4  军事性原则
    9.2.5  自然性原则
    9.2.6  民族性原则
  9.3  改革应当考虑的六大因素
    9.3.1  新省区的面积、人口与经济容量基本要求
    9.3.2  区域内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
    9.3.3  区域经济联系的紧密性
    9.3.4  区域人文文化的近似性
    9.3.5  必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
    9.3.6  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基本稳定
  9.4  基本思路之一:适当划小省域
    9.4.1  从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与幅员关系来看:划小省区是必然要求
    9.4.2  减少政区层级:取消地级政区,实行省直辖县市
    9.4.3  省直辖县市的实现路径
    9.4.4  未来我国省区的适当数目
  9.5  基本思路之二:增设直辖市
    9.5.1  我国直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9.5.2  我国当前直辖市政区的现状和特点
    9.5.3  我国直辖市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9.5.4  增设直辖市,实现合理布局
    9.5.5  “直辖市”应改名为“城市省”
  9.6  对应的改革目标:减少政区层级
    9.6.1  我国行政区划层次过多且复杂
    9.6.2  站在世界看中国行政区划层级
    9.6.3  管理层级过多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
    9.6.4  减少政区层级始终贯穿新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改革过程
    9.6.5  减少政区层级的历史经验
10  分省模式探索
  10.1  学界分歧
  10.2  实例剖析
    10.2.1  元代行省分合的剖析
    10.2.2  明朝省级政区分置模式探析
    10.2.3  清朝以来省级政区变动的模式
  10.3  分析与讨论
  10.4  结论
11  改革构想与实施
  11.1  省区划小总体方案构想
  11.2  省区划小构想举例——以原四川省为例
  11.3  “自治区”应更名为“自治省”
  11.4  制约因素与主要对策
    11.4.1  制约因素
    11.4.2  对策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