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5年“清风学术工作坊”顺利举行

发布:2025-10-17 来源:

2025年10月12日,“清风学术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举行。“清风学术工作坊”获学校“求是学术”育研项目支持,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清风学社、《清风学刊》编辑部承办。工作坊邀请第13期《清风学刊》的13位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由本领域相关专家进行点评,并开放本硕博等学生旁听及参与自由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萧凌波副教授、项旋副教授出席开幕式。会议由第14期《清风学刊》主编邓林主持。

图片

清风学社指导教师萧凌波老师

开幕式在人文楼400会议室举行,首先由清风学社指导教师萧凌波老师致辞。他对与会师生表示欢迎,并分享了自己对学生刊物和学生社团的看法。他强调清风学社与《清风学刊》在促进平等交流、激发思想碰撞方面的重要价值,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图片

清风学社社长扎克拉·吾布尔

清风学社社长扎克拉·吾布尔回顾了学社的品牌活动,包括青年学者论坛、“史学前沿”系列讲座、清风满语文献班及《皇朝经世文编》读书班等,诚邀更多同学参与其中。

图片


《清风学刊》主编邓林

《清风学刊》主编邓林系统介绍了第13期刊物的编辑出版流程与工作坊的筹办情况,对入选作者表示祝贺,并重申了学刊服务青年学术成长的初心:一方面,坚持“来稿必复”的原则,旨在将学刊建设成为助力同辈学人论文修改与提升的“加油站”;另一方面,《清风学刊》愿做一片自由、平等、开放的学术“自留地”,与所有青年朋友共同成长。

开幕式后,全体参会师生于人文楼前合影留念。

图片

本次工作坊设四个分组,分别于人文楼300、400两个会场进行。研讨主题覆盖清代至近代的政治、经济、边疆、文献、思想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每场讨论限定二至四篇论文。每位报告人汇报论文后,由其他报告人进行互评与讨论,并邀请老师担任评议专家,开放现场自由交流,鼓励旁听同学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相关学术问题。

第一组

图片图片图片

第一组讨论照片

第一组由惠男老师担任评议专家,由清风学社社长、2024级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扎克拉·吾布尔主持。本组涉及主题包括清代新疆东路仓储与治理实践、清代乾隆朝南疆新普尔钱体系的建立与区域治理、镇筸协驻防改制与清初湘西苗疆流官制度的确立等。

第二组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组讨论照片

第二组由项旋副教授担任评议专家,由2024级国学院硕士研究生徐睿琨主持。本组涉及主题包括朱献臣《仗锡寺志》考论、清代《新疆图考》源流及其运用等。

第三组

图片图片图片

第三组讨论照片

第三组由刘文远副教授担任评议专家,由2024级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吕振宇主持。本组涉及主题包括清季岑春煊、柯逢时之争述论,再探清末八省土膏统捐政策的出台,重审清末“二辰丸”案,晚清粤海关的书吏积弊及其运作等。

第四组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第四组讨论照片

第四组由高波副教授担任评议专家,由2025级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溪绚主持。本组涉及主题包括“拿破仑中国睡狮说”再考释,近代“人格”概念的引介、流播与社会化运用,1930年前后上海城隍庙的存续,1910-1930年代的氟石物质文化史等。

图片

小组讨论结束后,所有参会者于400会议室举行圆桌会谈,就学术写作的困惑、对学刊工作的建议等展开交流。第13期《清风学刊》作者王溪绚分享了投稿学刊与参与工作坊的感想。受邀出席会议的北京师范大学春秋学社《春秋学刊》代表分享了办刊经历并交流工作困惑。清风学社指导教师萧凌波老师总结了清风学社在读书班、学刊编辑方面的探索与心得。邓林感谢了出席本次工作坊的老师、同学,欢迎各位参会者继续关注和支持《清风学刊》。

工作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深化了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子之间的学术联结,展现了清史研究青年学人的活力与潜力。


文案:邓林、胡镕

排版:宋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