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历史时期川陕交通地理与中华文明统一性虚拟仿真实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2025-08-29 来源: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申报的《历史时期川陕交通地理与中华文明统一性虚拟仿真实验》成功入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该课程实验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教研团队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依托数智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负责人为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其他主要成员包括胡恒教授、萧凌波副教授、丁超副教授和赵逸才副教授。2024年1月课程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4SR0076122),并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上线。
该课程实验立足于历史交通地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调研的川陕交通道路,从地理空间、交通发展角度展现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特性,构建了知识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育人三方面教学目标。实验用三国魏蜀兵争、唐代玄宗入蜀、现代红色交通线三个场景串联起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祁山道、阴平道、金牛道、荔枝道、米仓道等九条线路的历史变迁,并参照文献、历史图像、实物遗存等资料搭建子午栈道、石门、剑阁等3D场景,实现了历史教学“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有机结合。
据悉,该课程实验开发运行以来,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地理学》《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多门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中使用,在提升学生区域认知水平和空间思维、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术敏感度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学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