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讲座预告 | 犯罪存留养亲与“孝道陷阱”:十八世纪中国刑事司法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制度创新
发布:2025-07-15 来源:立德楼503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专业学科营
2025 RUC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Discipline-Specific Camp
讲座题目:
“Clemency to Care” (犯罪存留养亲) and the “Filiality Trap”: Ideological Contradic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Criminal Justice
犯罪存留养亲与“孝道陷阱”:十八世纪中国刑事司法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制度创新
主讲人介绍:
Thomas Michael Buoye(步德茂)
职称:教授
学校:塔尔萨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ulsa, Tulsa Oklahoma, USA)
讲座简介:
本讲座将探讨十八世纪中国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类似卡尔·波利亚尼所说的英国“大转型”)时,如何努力调和“儒家式”刑事司法理念与新兴刑事威慑政策的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争议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中国暴力犯罪激增,给刑事司法管理带来了物质、程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负担。从意识形态上讲,基于长幼尊卑的“儒家式”正义原则——即对犯有长辈罪行者严惩不贷,或对死犯给予宽大处理,使其能够赡养年迈体弱的父母或祖父母(犯罪存留养亲)——与当时新兴的以迅速而确定的惩罚为基础的刑事威慑政策发生了正面冲突。清朝政权持续不断地努力调和这些意识形态的矛盾,这在十八世纪中国刑事司法的“立法转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关注死刑判决中“宽大处理”的削弱和“孝道陷阱”的程序性缓解,揭示了十八世纪清朝刑事司法的意识形态困境和制度创新。
主持人:胡祥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时间:7月17日 14:00-16:00
地点:立德楼503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