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预告|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与历史研究”通识系列讲座

发布:2025-06-19 来源:

人工智能.jpg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文本挖掘、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领域的突破,传统史学正面临研究方法革新与研究边界拓展的双重机遇。中国人民大学长期致力于数字史学方向的探索,先后成立了数字清史实验室、中华减灾历史数字实验室,长期持续推进中华减灾历史数据平台(洪范工程)、清史地理信息系统、清代职官信息集成数据库(地方志)、清末民国社会调查数据库(今鉴)、近代中国国情数据库等大型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开设“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本科课程,合作编纂《数字史学发展动态》电子刊物。

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在历史学当中的运用,构建数字史学协同育人与合作研究平台,2025年6月至9月,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数字清史实验室拟推出“人工智能与历史研究”通识系列讲座,邀请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史学领域的有力探索者前来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重构历史研究的研究范式。

活动安排

第一讲

时间:6月20日

主讲人:朱悦(同济大学)

《托古改“智”:历史学对人工智能善智与善治的促进》


第二讲

时间:6月25日

主讲人:张燕飞(浙江大学)

《数智科举平台的建设与反思》


第三讲

时间:6月26日

主讲人:康文林(Cameron Cambell香港科技大学)

Kin Networks of Late Qing Elites: New Insights from the Tongnianchilu and Tongguanlu

《晚清精英的家属关系与网络新探:基于〈同年齿录〉〈同官录〉》


第四讲

时间:6月27日

主讲人:王涛(南京大学)

《从史学研究方法的进化看AI+史学的有效与有限》


第五讲

主讲人:向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人工智能在数字史学领域的演化与冲击》


第六讲

主讲人:董浩(北京大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学研究转向》


第七讲

主讲人:林展(中国人民大学)

《人工智能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讲座具体开展时间及地点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