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议程发布 | 什么是“天”————首届中西文明互鉴工作坊会议手册
发布:2025-08-11 来源: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中国·太原
2025年8月16日
会 议 日 程
会议时间:8月15日 报到
8月16日 开幕式、发言讨论
报到地点:太原南站学府街亚朵X酒店
会议地点:山西大学鉴知楼一层报告厅
联 系 人:王科杰 15536623880
会 议 须 知
1.每位报告人发言时间请控制在20分钟左右
2.本次会议不设专门评议环节,每场发言结束后集中进行圆桌讨论
3.为尊重学者知识产权,如需引用报告内容,须征得作者同意
开 幕 式
(8月16日9:00-9:20)
主持人:张俊峰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地 点:山西大学鉴知楼一层报告厅
致 辞:行 龙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
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全体合影
会 议 议 程
第一场(9:30-11:10)
主持人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胡英泽 |
王铭铭 |
返诸于天:从谢和耐宇宙观比较想起的 |
杨念群 |
中国有“宗教”吗?——有关“天”与“人格神”关系的思考 |
|
夏明方 |
寻找真实的“中国天”——对当前中国天史叙事的批判性阐释 |
|
孙英刚 |
檀特山考——文献和图像中的须大拿太子本生圣迹 |
|
行 龙 |
一位晚清举人的“天命观” |
圆桌讨论:11:10-12:00
第二场(13:30-15:10)
主持人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常利兵 |
陈侃理 |
自然与人伦之间——早期中国思想中的“天” |
颜 荻 |
古希腊思想传统中的天人关系 |
|
熊 宸 |
波利比乌斯笔下罗马帝国的“天命” |
|
胡英泽张 帆 |
《鲁久次问数于陈起》与“三方三圆”宇宙模型 |
|
张俊峰 |
中国人的“天”:基于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
圆桌讨论:15:10-16:00
茶歇:16:00-16:10
第三场(16:10-17:50)
主持人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夏明方 |
常利兵 |
中国古代“天”概念的文明史演进与近代转型 ——从“天命观”到《天演论》的知识考古 |
韩 祥 许训琪 |
测量“天命”——历代计量单位中的“道”与“理”
|
|
孔 勇 |
另类的“天命”观——从清代几起“疯汉”文字狱谈起 |
|
王科杰 史靖雯 |
清太祖太宗皇帝之“天命观”再研究 |
|
于 磊 |
“天理”抑或“天帝”:明清关于儒家之“天”的争论 |
圆桌讨论:17:50-18:40
与会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称 |
1 |
王铭铭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教授 |
2 |
杨念群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教授 |
3 |
夏明方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教授 |
4 |
孙英刚 |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
教授 |
5 |
陈侃理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6 |
颜荻 |
清华大学历史系 |
副教授 |
7 |
孔勇 |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
副教授 |
8 |
熊宸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讲师 |
9 |
行龙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0 |
胡英泽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1 |
张俊峰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2 |
常利兵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3 |
马维强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4 |
李嘎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5 |
韩祥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教授 |
16 |
曾伟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副教授 |
17 |
贾登红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副教授 |
18 |
张力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副教授 |
19 |
赵中亚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讲师 |
20 |
郭心钢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讲师 |
21 |
王科杰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讲师 |
22 |
于磊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博士生 |
23 |
许训琪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博士生 |
24 |
张帆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博士生 |
25 |
史靖雯 |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本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