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松:也谈三海工程与海军衙门经费
发布:2011-11-08 来源:也谈三海工程与海军衙门经费
陈先松
三海的修缮是光绪中叶规模较大的皇家工程。关于三海工程与海军衙门经费的关系,
一、光绪十六年十月前的海军衙门拨借款
三海工程的兴修始于光绪十一年(1885)
那么,叶文中229万余两的统计数据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上述各项进款共计约2294329两。这些进款除海军衙门借款外,还包括神机营借款、礼仪处借款等等,
(一)甲项进款10万两出自神机营,与海军衙门无关。
(二)乙项进款65万两为神机营、海军衙门的合借款,具体兑收时间、数额为: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收神机营借支银15万两,光绪十二年二月初一日收神机营借支银10万两,三月二十五日收神机营借拨银10万两,六月初十日收海军衙门垫借库平修工银30万两。⑦神机营共借银35万两,海军衙门只借银30万两。
下面对海军衙门所借出之30万两银一事的源起,做一说明。光绪
(三)丙、丁两项进款表面上为海军衙门“借拨夫匠加钱银”175835两及“先后借拨银”838494两,实际上皆出于德商借款,此项借款由闽海关应解内务府银偿还,海军衙门款项并无丝毫受损。
三海工程兴修之前,闽海关每年需解内务府银10万两。光绪
由于闽海关每年解银仅10万两,不能满足三海工程进度的需要,经与李鸿章协商,奕譞等人拟先向德商筹借大笔款项以应三海工程之急需,以后再用闽海关应解银两逐年偿还。13德商借款汇齐以后,共折银约“一百零一万四千三百余两”14。这笔借款先解往海军衙门。海军衙门除扣下借拨夫匠银175835两外,再将余剩数额陆续转解工程处应用。
这里又需说明一下海军衙门借拨“夫匠加钱银”175835两一事的由来。最初,因闽海关逐年解交工程款缓不济急,清廷遂令先借外债;然而德商借款也需要一定的汇兑期限,一时不能到齐,为应付工程急需,奕譞等遂奏准“将各厂加给夫匠钱文合银十七万余两一项,先由海军衙门垫放”15。
由上可知,海军衙门虽先借拨银175835两,但从德商借款中扣拨清楚,此后所谓的“借拨银”838494两实际上是转解的德商借款,海军衙门款项并未受损。
(四)戊项进款13万两为海军衙门、神机营的合借款,兑收的具体时间、数额为: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日收海军衙门垫放内务府归还银8万两,七月二十日收神机营垫放银5万两。16关于“内务府归还银”的情况,详下文。
(五)己项进款15万两为海军衙门、神机营、大婚礼仪处的合借款,兑收的具体时间、数额为: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三日收海军衙门拨借银5万两,十月初三日收神机营拨借银5万两,十月初七日收大婚礼仪处拨借银5万两。17除去神机营、大婚礼仪处共借银10万两后,海军衙门只借银5万两。
(六)庚项进款5万两,由海军衙门独借,不再赘述。
(七)辛项进款20万两,表面上为海军衙门借款,实际上为海军衙门转解的福州将军报效银。
光绪十四年,新任福州将军希元赴任时,奕譞嘱其量力捐助三海工程,经过两年的反复协商后,希元拟捐助20万两,先从外借,之后由各任将军逐年捐还:“是外借之款,按九厘行息,每年须筹还本利共三万余两,照粤海之例分任清偿,十五年归齐此项银两。”18此项捐银由海军衙门转解给工程处应用19,海军衙门经费并未受损。
通过对叶引资料中各项进款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叶文中所谓挪借的229万余两,真正得自海军衙门款项的只有48万两,即乙项进款内30万两、戊项进款内8万两、己项进款内5万两及庚项进款5万两。
除此之外,
光绪
前文已述,海军衙门在光绪
综上所述,至光绪十六年十月止,海军衙门实际用于三海工程的经费数额应为80万两,即前述48万两及户部垫付银32万两。
二、光绪十六年十月以后的海军衙门拨借款
(一)海军衙门借拨前期工程商欠银66万余两,指定由各省土药税厘项归还。
三海工程大修期间所筹费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至光绪十七年五月,南海工程原估至续估九次共银4680000两,北海工程原估至续估三次共银1033460两,统按八成发放,应需银4572568两,实际拨放银4088389两,欠银484178两;修建点景花园等项欠发银179813两;共欠银663991两。25同年
(二)对所谓141万余两,叶先生有如下表述:“三海在正常岁修和为慈禧庆寿工程中,又挪借了海军衙门的经费。尽管这与三海大修工程无直接关系,但为了能说明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的关系,不妨把它合并计算。从光绪十七年起至二十一年四月止……又先后挪借了一百四十一万五千余两。”29
对
另外,三海的大修并没有结束,海军衙门继续筹借的款项主要用于三海工程的续修,而非
光绪
三海续修工程费用同前项工程商欠银一样,亦向海军衙门拨借,从各省土药税厘项下筹还。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六日,海军衙门奏称:“查前经御前大臣奉宸苑奏准将各省征收土药税厘全数解京,用抵臣衙门所垫三海工程款项,十九年间复因奉宸苑承修纯一斋等工,咨由臣衙门筹款,续经奏明将土药税厘再行全数拨解臣衙门三四年。”32折中所谓的“奉宸苑承修纯一斋等工”即为三海续修工程。
至光绪二十一年二月,海军衙门已先后借给前项工程商欠银及三海工程续修银共147万余两:“查陆续拨发奉宸苑修工款项一百二十一万两,尚欠放银二十六万三千八百余两,亦由臣(海军)衙门存款内放给清款。”33据现有档案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各省土药税厘解还海军衙门银至少132万余两。34考虑到统计数据中的缺漏情况,实际归还数额应与海军衙门拨借数额大致相仿。奉宸苑对此有如下说明:“查臣苑遵修各工应需款项历年均由海军衙门土药税厘项下拨给,前经臣等具奏海军衙门欠放银两暨请领续估各款均经该衙门找收结清在案。”35
综本节所述,光绪十六年十月以后,海军衙门拨用于三海修建的数额共银147万余两,基本上从各省土药税厘中得以偿还。
三、余 论
前文介绍了海军衙门经费拨借的原委、数额及其归还情况,目的是便于在下文中进一步说明海军衙门挪借经费对北洋海军的影响问题。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海军衙门经费与海防经费之间的区别。
晚清筹拨专项海防经费始于光绪元年六月。清政府规定,江苏等省需分摊200万两;另外,粤海等关四成洋税扣除“协拨”款项后,余剩数额亦充为海防之用。通常认为,以上两项合计,每年约银400万两。36光绪
那么,海军衙门到底挪借了多少海防经费,并对北洋海军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光绪十六年十月之前,海军衙门实际用于三海工程银80万两,即前文所述乙项进款内30万两、“内务府归还(海军衙门)银”40万两(包括戊项进款内8万两及户部垫付银32万两)、己项进款内5万两及庚项进款5万两,现逐一分析如下。
乙项进款内30万两,借于光绪
“内务府归还(海军衙门)银”40万两,源自海军衙门领用的部拨洋款,与海防经费无关。光绪
己项进款内5万两及庚项进款5万两,假设全出于海防经费,那么,截至光绪十六年十月止,海军衙门可能挪用的海防经费数额至多为286762两,不应认为对北洋海军的发展产生多大影响。
至于光绪十六年十月之后,海军衙门拨借经费147万两,基本上从各省土药税厘项下得到偿还,不仅谈不上对北洋海军的发展产生多大负面影响,甚至也谈不上对海军衙门主管的其他事业诸如东北练兵、修建铁路等产生何种负面影响。
总之,海军衙门积极筹措三海工程修建费用,固然是封建机构腐朽失职的表现,但若就此联想到三海工程挪用大量海防经费进而严重影响到北洋海军的发展,却没有史实依据。马建忠评价近代海军建设为“然则曰不能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47。只有从统治集团何以“不为”的角度着手分析研究,才能深刻揭示甲午战前数年北洋海军发展滞缓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①叶志如:《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第109页。另外,需要对“拨银”和“借银”的概念作如下说明。清代财政术语中,“拨银”属于无偿拨用,“借银”至少在名义上需要指定款项偿还。而这个问题在海军衙门与三海工程处的财政关系上又有一些特殊,一方面海军衙门部分借用款项,实际上未得到偿还,所谓“借银”实等同于“拨银”;另一方面,现有的档案等资料中,往往出现“拨借银”或“借拨银”的字样,让人无法区分到底是“拨银”还是“借银”。为此,笔者在叙述海军衙门与三海工程处的财政关系时,有时也会采用“拨借银”的字样,同时着重梳理“拨借银”的归还情况,以弄清海军衙门实际损失的经费数额。
②叶文发表后,迄今为止,未见有专门叙述三海工程经费的文章。戚其章、
③叶志如:《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第109页。
④叶志如:《光绪年间三海大修工程史料选载》,《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第40页。
⑤《神机营收放营款暨修缮工程清折》(光绪十四年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醇亲王府档案,清二, 185。本文所引醇亲王府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等皆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后不注。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3辑,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65—567页。
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3辑,第566页。
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11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5页。
⑨《奉宸苑修理三海等处工程借拨海防经费具奏及咨行稿底》(光绪十二年六月),醇亲王府档案,清二, 199。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64辑,第868—869页。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11册,第326页。
12军机大臣片(光绪十一年),军机处录副,光绪朝·工程类·建筑工程项, 3 /144 /7155 /32。
13顾廷龙等编:《李鸿章全集》第12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4奉宸苑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初二日),转引自叶志如《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第110页。
1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12册,第481页。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3辑,第567页。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3辑,第567页。
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80辑,第222页。
19《光绪十六年正项收款簿》,内务府簿册·奉宸苑簿册, 152。原文为:“光绪
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11册,第326页。
21海军衙门片(光绪
22叶志如:《光绪年间三海大修工程史料选载》,《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第38页。
2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3辑,第567页。
24叶志如:《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第109页。
25世铎折(光绪
26世铎折(光绪
27世铎片(光绪
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17册,第100页。
29叶志如:《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第109页。
30世铎折(光绪
3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南海档案》第28册,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273页。
32海军衙门片(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军机处录副,光绪朝·文教类·学校项,3/146/7209/41。
33海军衙门片(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军机处录副,光绪朝·文教类·学校项, 3 /146 /7209 /41。
34此数字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和《宫中朱批奏折》折片中的相关数字叠加而成,因折片众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作注。但需要说明的是,因档案资料不完整,统计数据略有缺漏。例如山东省光绪十八年五月之前征收的税银解海军衙门数额,未见明确记载,湖北省光绪十七年八月至十八年闰六月所征税银解拨情况不清楚等等。限于篇幅,各省土药税厘偿还的具体数据,拟另文公布。
35奉宸苑:《奏为酌拟岁修款项收发章程》,内务府档案·奉宸苑类, 4597。
36此为学术界公认的说法,笔者持保留意见。海防专项经费的筹拨,可见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615—617页。
37国家图书馆编:《户部奏稿》,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版,第4887页。
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64辑,第866页
3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64辑,第866页。
4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65辑,第241页。
41顾廷龙等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第171页。
42事见海军衙门折(光绪
43翁万戈辑:《新政·变法》(翁同和文献丛编之一),艺文印书馆1998年版,第61—62页。
44《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收发款项及购置修缮谕示咨行稿底》,醇亲王府档案,清二, 197。
45《催解海防经费咨户部及各省督抚行稿底、附抄户部皖抚奏稿》,醇亲王府档案,清二, 196。
46海军衙门片(光绪
47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原载《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