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2期

发布:2006-03-30 来源:


 1.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陈春声
 2.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刘志伟
 3.崇祯十七年的江南社会与关于北京的信息-岸本美绪;底艳;赵世瑜
 4.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赵世瑜
 5.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演变述论-徐永志!南开大学历史系!
 6.清代江南会馆公所的功能性质-范金民
 7.清代华北农村人口和土地状况的考察-徐浩
 8.明清徽州典商的盛衰-王世华
 9.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朱浒
 10.努尔哈赤崇天信天及其影响-陆海英
 11.雍正与丹道-李国荣
 12.惠栋学术思想研究-尹彤云
 13.翁同龢的精神遗产与常熟地方文化-徐国强
 14.《清史稿》记明总督袁继咸率部降清有误-罗龙炎
 15.《恰克图市约》中的法权-康大寿
 16.圆明园的艺术特色-王道成
 17.清代苏南望族与家族文献整理-江庆柏
 18.再现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张勉励
 19.解读历史之结的力作──荐介《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马大正
 20.鉴古知今──评《清代的边疆开发》-孙喆;王江
 21.一部探寻清代中衰缘由的新作──评李景屏等著《乾隆与和珅》-秦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