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
 大河与大国:长江-黄河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     会 议 手 册   
 主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 会议时间: 2021年10月23—24日 会议地点: 南京明发珍珠泉大酒店 
 
 一、会议主题 长江与黄河是中国独有的两条世界级大河,不仅共同孕育和滋养了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也都存在着过度开发而陷入某种危机状态,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为全面、系统地认识两条大河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进而探索对长江、黄河进行保护或治理的方向与路径,2021年度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将研讨主题定为“大河与大国:长江-黄河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期盼多学科的同仁围绕下列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的“两河文明”起源与生态环境 ◆历史时期的开发、治理及其生态影响 ◆当代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Ⅰ:水电开发与水资源利用 ◆当代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Ⅱ:污染问题 ◆保护或治理:关于“健康河流”的理念与制度-政策保障    
 二、会议议程  10月23日(珍珠泉酒店三楼泰山厅,腾讯会议视频号777 226 603) 8:00—8:35  开幕式8:10-8:35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教授做“扬子江重化工业发展现状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特邀报告   8:35—10:20主题研讨(一) 评议: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系);胡英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8:35-9:00  张信宝(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9:00-9:25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 10:35—12:20主题研讨(二)评议: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张玉林(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10:35-11:00  陈  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长江下游的史前水旱灾害与文明演进”(线上)11:00-11:25  潘  威(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近3000年来中国东部大河的环境变迁、治理与社会影响” 
 
 
 11:25-11:50  李  琴(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14:00—16:10主题研讨(三)评议:张良仁(南京大学历史系);潘  威(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14:25-14:50   胡英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14:50-15:15   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江河之间:历史时期的治水工程与华夏生态一体化构建” 16:10-16:25 茶歇 
 16:25—18:10主题研讨(四)16:50-17:15  贾仰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7:15-17:40  黄贤金(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承载力问题” 17:40-18:10  评议和交流 晚餐   10月24日(珍珠泉酒店三楼泰山厅,腾讯会议视频号492 998 035) 8:00—9:45 主题研讨(五)评议:韩宇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黄爱宝(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8:25-8:50  李迎喜(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9:45—10:00 茶歇 
 10:00—11:50 主题研讨(六)评议:李迎喜(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张玉林(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10:00-10:25  韩宇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 
 
 
 
 10:25-10:50  柯  坚(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10:50-11:15  郇庆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从理念到实践” 
 
 
 11:15-11:40  黄爱宝(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与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要论述的文本呈现与理论逻辑” 
 
 
 
 
 12:10-12:30  陈红喜(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处) 
 【本文转载自“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微信公众号2021年10月18日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