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时空边界”:跨国视野下的美国城市史研究暨第三届美国城市史论坛 
 第三届美国城市史论坛“‘超越时空边界’:跨国视野下的美国城市史研究”活动得到广大专家和青年学者的积极支持,本届论坛会务组以“跨国城市史”为视阈,选取的参会论文不囿于美国城市史。现将本届论坛举办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举办时间:2021年11月4-6日(4日报到、5日开会、6日离会) 
 2. 举办地点: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3. 特别说明: 适逢上海大学一年一度的“菊花节”,欢迎各位前往校园观赏。 
 
 
 John Rennie Short(美国马里兰大学)
 “Stress Test” in USA: Urban Impact of the Pandemic 主持人:
 杨长云(上海大学历史学系) 致欢迎辞: 张勇安(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 致辞嘉宾: 李剑鸣(复旦大学) 王   旭(厦门大学) 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 郭长刚(上海社会科学院) 每人25分钟
 主持人: 杨长云(上海大学)  发言嘉宾: 1.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魔都”的魔性解读——近代上海城市特性分析 
 2.韩  宇(厦门大学) 激励措施与美国城市经济:以亚马逊公司第二总部选址为例 
 3.塚田孝(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翻译:张智慧(上海大学) 从周边村落史料聚焦巨大都市——日本近世都市史研究的现状 
 4. Martin Melosi(美国休斯顿大学) “Wastescapes in American Urban History”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族群、正义、韧性城市与城市文化(10:40-12:00) 发言人(每人10分钟)评议人(每人5分钟) 主持人: 杨义成(《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1.刘  敏(华东师范大学) 对美国郊区化起源问题的质疑 评议人:魏涛(中国社会科学院) 
 2.魏  涛(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的州长选举与种族暴力:以1876年南卡罗莱纳州长选举为中心的考察 评议人:刘敏(华东师范大学) 
 3.徐欣蕊(上海大学) 美国进步时代儿童与游戏街道的空间抗争 评议人:崔瑾(中国人民大学) 
 4.崔  瑾(中国人民大学) 后民权时代美国非裔警务人员的族群认同与职业认同建构——以非裔美国人警察联盟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评议人:徐欣蕊(上海大学) “明日的田园城市”:公共卫生、健康城市与城市生态(13:30-15:10)  发言人(每人10分钟)评议人(每人5分钟)
 主持人: 徐  涛(《史林》编辑部) 
 1.何芳(上海纽约大学) 性别化的城市:美国跨大西洋的时尚的“想象共同体”及其局限性 评议人:王跻崭(华南农业大学) 
 2.王跻崭(华南农业大学) 美国殖民时期马尼拉的供水工程建设 评议人:何芳(上海纽约大学) 
 3.韩  飞(上海大学) 健康问题的多重博弈:美国城市推行含糖税的历史考察 评议人:蓝大千(中国人民大学) 
 4.蓝大千(中国人民大学) 汽车城中的想象:1960年代以来罗伯特·克拉姆的“反城市”漫画创作 评议人:韩飞(上海大学) 
 5.简天天(上海大学) 卫生消毒还是疫苗接种?——克利夫兰天花疫情的社会应对(1901-1902) 评议人:杨洁(东北师范大学) 
 6.杨  洁(东北师范大学) 环保先驱:城市环境改革运动视阈下的芝加哥女性俱乐部(1876-1920) 评议人:简天天(上海大学)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治理、改革、规划与城市政治(15:20-16:45)  发言人(每人10分钟)评议人(每人5分钟) 主持人: 焦姣(上海大学) 
 1.曹升生(安徽师范大学) 新世纪美国的县政府研究 评议人:李沛霖(南京邮电大学) 
 2.李  莉(厦门大学) 公共住房事实拆迁与美国联邦政府城市住房治理困境——基于1985年爱德华兹诉哥伦比亚特区案的考察 评议人:曹升生(安徽师范大学) 
 3.吴小凡(上海外国语大学) 迪士尼主题公园与小镇开发——以美国佛罗里达州庆典镇为例 评议人:李莉(厦门大学) 
 4.李沛霖(南京邮电大学) 城市交通治理与应策——以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为例 评议人:苏宁(上海社会科学院) 
 5.李林櫆(上海大学) 种族、军事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社区“禁毒战争” 评议人:黄运(上海大学) 
 6.Ved Baruah(上海大学) “Healthy Cities: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Indian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920s-1960s'” 评议人:吴小凡(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人:
 吴浩(上海大学) 
 闭幕学术演讲: 1. Iris Borowy(上海大学)(20 minutes) “Garden Cities via Habitat to SDG 11: Twentieth Century Urban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2. 孙群郎(浙江师范大学)(20分钟) 美国工业垃圾污染事件与联邦超级基金法的出台 
 各组代表总结发言(10分钟/人) 
 本届论坛主办方致谢 
 
 
 1.虹桥机场 & 虹桥火车站 地铁:2号线至静安寺转7号线至上海大学站2号口(时间约1小时) 出租车:时间约37分钟,费用约60元 
 2.浦东机场 地铁:2号线至静安寺站转7号线至上海大学站2号口(时间约1小时46分) 出租车:时间约1小时10分钟,费用约165元 
 3.上海南站 地铁:1号线常熟路站转7号线至上海大学站2号口(时间约55分钟) 出租车:时间约45分钟,费用约70元 
 4.上海西站 地铁:15号线至锦秋路2号口+步行1公里(时间约30分钟);15号至顾村公园站转7号线至上海大学站2号口(时间约29分钟) 出租车:时间约25分钟,费用约25元 
 5.上海站 地铁:4号外圈至镇坪路站转7号线至上海大学站2号口(时间约40分钟) 出租车:时间约29分钟,费用约35元 【主办单位】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承办单位】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 
 【协办单位】 厦门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 《世界历史》《史林》 《探索与争鸣》 《求是学刊》《社会科学研究》 《医疗社会史研究》 
 
 
 【本文转载自“美国史研究”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1日推送,编辑:赖颖,责任编辑:杨长云,编审:张勇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