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日 程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史研究》编辑部
 时间:2021.8.28-29
 会议方式:线上(腾讯会议 ID: 41716156323)
 
 
 8 月 28 日(周六)
 
 开幕式8:30-9:00
 主持人:朱 浒   致辞:祁美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清史研究》主编)   发言: 清代灾害研究百年回顾——一种生态史的视野 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 杨 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生)   
 分组讨论(每位报告人发言时间为 10 分钟,每场评议人发言时间 10 分钟,每场开放讨论及报告人回应时间共计 30 分钟)
 
 第一场: 9:10—10:30主持人:李光伟
 评议人:陈业新
 1、高建国(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清代巨灾图谱
 2、方修琦、陈思宇(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 清代自然灾害死亡人口记录分析
 3、萧凌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代中期直隶灾后跨省赈粮调度的定量重建与特征分析
 4、翟献帅、苏筠(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多主体建模的饥民迁徙机制分析——以丁戊奇荒山西解州饥民迁徙为例
 
 
 第二场: 10:40—11:50主持人:黄鸿山
 评议人:高建国
 1、段 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水患对城市景观变迁的影响——以明清时期的河南省虞城县为例
 2、贾国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黄蓝相会:清代黄河尾闾治理的生态史考察
 3、王建革、由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清中后期清王朝保运体系中淮水入海入江的选择及其水灾防控
 4、阿利亚· 艾尼瓦尔(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清代新疆洪灾与政府的财政应对——以嘉庆朝新疆洪灾为例
 
 
 午间休息
 
 第三场: 14: 00—15: 20 主持人:周琼 评议人:郝平 1、陈业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历史灾害资料等级量化刍议——以清代皖北地区旱灾资料的等级化为对象
 2、谢宏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清代冰雪寒灾概述
 3、赵晓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救荒无奇策:清代灾赈方式及其特点
 4、杨双利(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口粮折银与清代灾赈的货币化
 
 
 第四场:15:30—16:50主持人:谢宏维
 评议人:王 林
 1、刘希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检方施治:防疫方书与清代的疫情防控
 2、朱馨薇(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荒政视域下的嘉庆十八年禳灾研究——以嘉庆十八十九年河南灾荒为中心的考察
 3、刘文远(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以实心行实政”:清代灾异修省中的治道演变
 4、李光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康熙帝天坛祈雨的书写与史实考析——兼论康雍之际灾异观念与救灾实践之嬗变
 
 
 8 月 29 日(周日)
 
 第五场:9:00—10:20主持人:赵晓华
 评议人:贾国静
 1、李玉尚(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五行志》鼠类灾异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2、周 琼(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清代西南民族地区的灾害记忆与书写
 3、熊远报(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风尘之中:日记所见北京的环境困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
 4、王 林(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灾荒记忆与办赈体验——近代河南士绅王锡彤的灾荒史
 
 
 第六场: 10: 30—11: 50主持人:萧凌波
 评议人:朱 浒
 1、 郝 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代一个山西商镇的民间灾赈史——以灵石县静升村为例
 2、曾桂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申报馆协赈所与晚清义赈
 3、黄鸿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谢家福与光绪十五年苏属水灾义赈
 4、陈 静(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西联合赈灾的首次尝试:华北赈灾委员会的困境与调试
 闭幕式
 11: 50—12: 00
 主持人:萧凌波
 闭幕致谢:朱 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所长)
 
 【本文转载自“清风学社”微信公众号2021年8月28日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