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
张剑:略论中国近代科研机构体制及其特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4-20

提要  自洋务运动西方近代科学开始规模引进以来,经过艰苦的努力,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科研机构体制基本形成。从创办主体看,既有政府机构,也有大学研究所、民间机构和工业企业机构,还有西人创办的机构和日本帝国主义成立的殖民机构;从类型看,既有事关全局的综合性机构,也有事关某个学科的专门性机构;从学科看,既有纯粹的理论科学,也有与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学科。可谓门类齐全,体系初备,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基本本土化,为未来中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地域、学科和创办主体上分布极端不平衡,也存在叠床架屋、门户之争等问题,总体科研实力还比较薄弱,这些都在在反映了作为后发展国家的近代中国,科学技术作为强国强种的工具,在纯学术发展与工具应用、国家目标与学术发展、政府强力与民间欲求等多种关系中,及其战乱频仍的社会环境里求生存求发展所面临的窘境。

  关键词  科研机构体制; 不平衡; 门户之争; 科学救国

 略论中国近代科研机构体制及其特征.caj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新书:《陈寅恪新论》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