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城市与生活》
胡晓真著
译林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296页,46.00元
作者简介
胡晓真,“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明清叙事文学、明清女性文学、清末民初文学等。著有《新理想、旧体例与不可思议之社会——清末民初上海“传统派”文人与闺秀作家的转型现象》《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明清文学中的西南叙事》等。
目录
夜行长安
声色西湖
前言
感官经验与杭州的城市性格
杭州与女性
说话与吟唱
叙说、记忆与遗忘
开封士声
前言
读一座城的身世
萧墙之内
鬼域权当仙界观
戏说与戏喻
城市身世
从市井到“大世界”
志于坊巷
行乐之都与文化之子
离乱杭州
不离钱塘,永无兵燹
城市的记忆与原罪
庚辛之役战争记事中的私人情感与公议空间
不堪回首话秋灯
两京梦忆
前言
“变调”的世情小说
往事追忆录
人生寄旅
风雅随书,伧俗如市
梦卿遗爱
结语
北京日用
无用闲人的入世之言
双凤村
日用与礼数
师古或怀旧?
语言、辩论、笑声
结语
后记
后记
城市的虛幻實境
胡晓真
文學、城市與日常生活是我長期關心的問題,這可說得自多年前受業於哈佛大學韓南(Patrick Hanan)教授門下時得到的啟發。韓南才是真正的古典小說研究的大家,近年來因譯本出版,中文讀者可能已經熟悉他的研究。不難發現,韓南的許多著作都與城市的主題有關,例如他早期以《金瓶梅》與明代短篇小說的研究著名,而這些作品都是城市文化的產物,諸如人群流動、物質消費、娛樂風行、出版熱絡、思想活躍等等城市特色,在在與小說互為表裡。韓南筆下李漁的文化活動及其創造性,也必須放在城市文化的脈絡中理解。至於他對晚清以降小說發展的探討,如《風月夢》、《黃金祟》等等,更直接展現韓南如何詮釋「城市小說」的類型。雖然韓南對學生的研究向來採取開放態度,但學生浸淫於門下,自然受到指導教授學術方向的影響,因此,除了明清女性文學、明清的西南敘事、近現代文學轉型等幾個研究主線,我也持續探索文學如何表現城市的問題。
城市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部分原因自然是城市具有多元性,並與明清敘事文學有密切關係,但我還有一個更核心的關懷,那就是明清文化中突出的個人意識與個人形象,如何透過一種對空間尺度(包括實際的地理空間與非實體的精神空間)的想像而表現出來,並與社會及歷史的情境發生互動。在這個思考脈絡中,「個人」是文學創作的本源,就算假以虛構的人物與情節,但作品的感染力必然來自某種直探個人心靈的深度與真實。其實,我們不妨把文本也視為一種隱喻意義上的空間,而我進一步在字裡行間追蹤兩種類型的空間尺度,其一是實際的地理空間,例如特定的城市及其歷史、文化與文學表現,又或者遙遠邊方的風土人情,其二則是精神空間,例如女性藉由文學創造的活動而為自己塑造獨特的心靈世界。而且,不僅所謂精神空間是創作的產物,號稱實存的地理空間,如城市,或邊域,也是經由想像、轉化、虛擬、寄託等過程,才能成為文學表現的一部份。反過來說,想像的空間雖然皆為虛構,卻對個人的生命與創作的精神產生真實的影響。空間與創作的虛實辯證關係,我便以「虛幻實境」這一看似悖反的詞彙名之。
城市及其文學與文化是最足以體現「虛幻實境」的議題。小說這一文類的興起與發展,往往與城市文化有密切關係。無論東西方,即使城市的發展並不相同,但是近代「城市」的概念及其所牽引的各種社會與文化上的特色,都與當地的文學有密切豐富的互動關係。就西方來說,城市可謂近代西方文明的核心,既是政權中心也是混亂根源,更是啟蒙時代的代表性產物,不斷吸引知識界對它發出反省甚至挑戰,也成為文學再現的重要對象,以及文學運動的啟動力量。正因如此,城市的意義不僅止於實際的人口、建設、商業、消費、娛樂、犯罪等面向的發展演進,更在於其「概念化」的過程與結果,也就是城市作為文化載體與文化象徵的形成、累積、變異與影響。在西方的文學與文化史研究中,巴黎、倫敦、紐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都一再受到名家的觀察與分析,為我們展現城市文化的多元豐富及矛盾。中國的歷史無疑有所不同,但是城市也同樣是近代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核心。宋元以後,中國的城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晚明以降更是多元且迅速地邁進。汴京、臨安、北京、金陵、蘇州等歷史名城,乃至於後起的上海,一方面見證了中國近代化與現代化的過程,一方面更挾其豐沛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動能,深深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形態與心理狀態,此一現象自然也在文學的生產與接受中有或隱或顯的表現。如就文學史的觀點來看,同一時期亦正是敘事體文學勃興的時代。白話短篇小說、白話章回小說、韻文體長篇小說、文言小說、報刊雜誌連載小說等等文類,此興彼起,與戲曲一同形成了傳統的「說部」觀念。在十七到二十世紀初的這段期間,說部作品大量出版,影響力涵蓋士人與庶民,甚至識字婦女也在其讀者群之內,此一現象與城市文化的特質實為密不可分。而且,由於敘事文學易於貼近生活,因此城市經驗也成為敘事文學的核心之一。此外,名城在時代更迭中發展出歷史與文化的特質及象徵,這也使得具有高度個人寄託意識的遊記、筆記、回憶錄等文類,在處理城市時尤其微妙動人。
本書的第二個關鍵詞是「生活」,這當然與學界長期以來對日常生活的關注有關。我在2011年曾與歷史學者王鴻泰合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一書,當時我在該書的〈後記〉中,提出了以下的思考:
什麼是「日常」?⋯⋯儀式是否為日常?節慶是否為日常?奢侈行為是否為日常?皆非不證自明。藝術修為的哪個層面是日常?法律在何種意義上是日常的一部分?食衣住行的哪個方面又不甚日常?在在刺激想像。明清以來對生活細節的注目、規範、批評、討論,又一再說明所謂「日常」,至少在具有論述能力的士大夫心目中,從來不是一件那麼日常的事,而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修身明德、治生持國的一等一大事。因此,論述與實踐的內在張力,以及日常與非日常的永恆迎拒,乃是貫穿本書的伏流。
這些問題乃是根據我對該論文集所收各篇論文的觀察而提出,但放在本書的框架中,仍有參照意義。本書並非城市社會史的考察,每一章都由某一種或者某一類的文學作品,進入文本細部而論述文學與城市生活的交織,但生活的日常性卻是圍繞著政治、戰爭、記憶等概念而展開的。第一章〈夜行長安〉從一則鬼故事出發,討論唐代都城如何因其政治寓意而在明代的小說中產生異質想像。第二章〈聲色西湖〉追蹤杭州如何吸納鄰近的西湖而成為整體的城市美感意象,且感官經驗——特別是聽覺——為何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力量。第三章〈開封士聲〉通過以古都開封為主要場景的長篇小說《歧路燈》,探討小說如何戲劇化地表現士人的儒家價值觀與城市文化之間的扞格。第四章〈城市身世〉將城市志傳統視為文學,探索城市生死與記憶及療癒的關係。第五章〈離亂杭州〉以杭州在太平天國戰後的恢復為例,繼續討論城市生死與歷史詮釋的問題。第六章〈兩京夢憶〉將長篇小說《林蘭香》放在夢憶文學的脈絡中閱讀,指出小說用生活細節營造一個擬真的生活實境,卻又時時洩漏其虛構面向,並推演至人生虛幻的本質,可謂「虛幻實境」一詞的最佳註腳。結尾一章〈北京日用〉進入長篇小說《兒女英雄傳》,討論性別、族群、文化認同等概念如何透過生活儀式而進行論述與實踐。
本書以「明清」為時代斷限,但不同的時空仍需再做細部的處理,故各章分別涉及明清不同時期的社會與文化,且具體落實於特定的城市空間,如北京、南京、杭州、開封等,因此歷史的觀照必然又反扣於城市空間的多樣性。整體而言,這七篇文章雖然各自獨立,但皆回應我對個人、歷史、空間的興趣。
《明清敘事文學中的城市與生活》一書之出版,首先應該感謝丁帆教授之策畫,以及季進教授居中牽線。尤須特別一提的是,本書所收文章,有好幾篇曾受益於學界前輩的督促,例如陳平原教授策劃的「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研討會系列,以及李孝悌教授主持的「明清的城市文化與生活」主題計畫,我都曾忝列其中,並在會議發表、討論、審查的過程中得到許多反饋,自當藉此機會一併申謝。我們往往憂慮當代讀者對古典文學的興趣漸漸消失,但我想,文學學者對此並非毫無施力的餘地,我們的工作不妨兼顧學術專業與溝通古今、雅俗,如此方能將歷史文化與文學傳統的精彩複雜處,帶入當代的人文生活。但願本書在這方面也略有貢獻,不至辜負叢書的期待。
○ 原始出處說明:
一、夜行長安:
〈夜行長安──明清敘事文學中的長安城〉,收入陳平原、王德威、陳學超編,
《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82-194。
二、聲色西湖:
〈聲色西湖──「聲音」與杭州文學景味的創造〉,
《中國文化》25/26期(2007年秋季號),頁72-92。
三、開封士聲:
〈戲說市聲/士聲──《岐路燈》的儒者敘事〉,《漢語言文學研究》2012年3卷2期,
頁27-34。亦收入陳平原、王德威、關愛和編,《開封: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78-192。
四、城市身世:
〈記一座城的身世——劫餘心理與城市志書寫〉,收入林姵吟、梅家玲編,
《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頁127-159。
五、離亂杭州:
〈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期,頁45-78。
六、兩京夢憶:
〈絲絃、帳簿、華年──論《林蘭香》與世情小說的擬真世界〉,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期,頁213-250。
七、北京日用:
〈蘋蘩日用與道統倫理──論《兒女英雄傳》〉,收入王璦玲編,
《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頁589-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