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书评与推介 >> 书评 >>
《壸政》:与清宫戏中不一样的清宫女性生活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8-15



        2012年3月,一部描写清朝宫廷女性情感大戏的电视剧《甄嬛传》播出,把雍正朝清宫内廷女性的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淋尽致。该剧的热播,激起了人们对清代宫廷女性生活的好奇。

  在《清史稿》收录的6251人中,女性有677人,而在这些女性中,只有48人是后妃。活过70岁的有4人,最年长的是死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耿氏,享年96岁。其次是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钮祜禄氏,享年86岁。这些身居高位的内廷女性是如何从一介旗女穿过宫墙登上高位的呢? 是否如同《甄嬛传》中的主人公那样步步惊心度过一生的呢? 毛立平和沈欣所著的《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与清宫戏中完全不一样的宫廷女性群体。

  “壸”(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壸政”指的是宫内事务。宫廷女性群体主要包括后妃、公主和宫女。那么这些女性是如何进入宫廷的呢? 又如何在宫中生活和晋封,以及养老的? 身份尊贵的公主在宫中的生活、待遇以及与额驸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该书第一编“初入宫闱”讲选秀制度。选秀制度是清代选择宫廷女性独有的制度。首先,这些女性必须是旗人而非汉人,而且是在外八旗和内务府三旗两个系统内选择。外八旗选的秀女主要为皇室妻女的人选,而内务府三旗的秀女主要充任宫女。对于旗女来说,即使出身底层也可以通过选秀的机会突破阶层的限制而彻底改变身份。秀女入宫后,可能成为后妃也就是主子,也可能成为为主子们服务的宫女。二者的出路是不同的,后妃将终老宫中,而宫女或是在役满之后归家婚嫁,或是受到皇帝临幸而步入妃嫔行列。

  第二编“宫壸肃清”讲后妃制度。清代的宫闱制度于康熙时最终定型。“皇后居中;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虽然后妃皆出自秀女,而秀女皆出自八旗,所以秀女本应为旗人,但是也有汉女妃嫔的存在。这里的汉女并非出自汉军,而是八旗之外的民间汉女。康熙朝、乾隆朝都有汉女妃嫔。除去汉女妃嫔外,还有蒙古和回部妃嫔的存在。作者讲述了我们最关心的这些妃嫔们是如何晋封的。在妃嫔的晋封过程中,一个妃嫔高升主要取决于其是否能赶上集体晋封的步伐,只要能搭上每班车,且自身又能长寿,那么一个妃嫔能获高位是必然的结果。这与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妃嫔晋封取决于个人能力和皇帝的宠爱这种情节截然相反。缓慢的晋封制度与为斩断妃嫔与外戚之间关系而实行的宫廷“内外隔离”制度是减少宫内竞争与外戚干政这个困扰历朝皇权稳定的顽疾的有效手段。

  第三编“金枝玉叶”讲述皇家公主的“富贵”人生。如果说皇子承担了王朝延续的重任,那么公主虽贵为皇族,但是对于重男轻女的皇家而言,公主无论地位和待遇都逊于皇子。公主也有一套品级、待遇和册封的制度,但他们主要是女凭母贵或依赖父皇宠爱。尊贵的出身并不意味着能够拥有顺遂的人生,有很多公主未成年便夭折。有些公主与额驸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在清代95位公主中,有58位活到成年并下嫁。在58位公主中,有32位公主在婚后与额驸生活在京城,这些公主的婚后生活是本书作者探究的主要对象。公主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主要原因是身份地位和文化差异。公主的尊贵身份与清代传统家庭秩序的矛盾,使得额驸成为家庭的从属者和寄居者,加之公主府的运转制度使得额驸在公主去世后面临丧失一切财产的危机,这加剧了公主与额驸之间关系的不睦。

  第四编“暮年生活”向读者展示了在皇帝崩逝后,前朝后妃嫔的宫廷生活。这些后妃嫔会搬离紫禁城内路的东西六宫,迁往外路的宁寿、寿康等宫居住。这些“未亡人”除了太后外,在未过五十岁前不得与当朝皇帝见面。康熙朝某些有子嗣的太后妃可以出宫养老,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太妃嫔们是在宫中老去。而这些“未亡人”也恰在此时会迎来人生高光时刻。他们中有些人会被新帝“庆隆尊养”。在享有尊贵的同时,也要防范这些“未亡人”,他们与其他妃嫔一样被隔离封闭在宫廷之中。

  第五编“承值侍应”讲述宫中女性仆从群体。这群女性包括宫女、乳母及各类嬷嬷妈妈。在这群女性仆从中,宫女是通过选秀入宫的,入宫后要经过培训和实习,分配不同的工作,对于那些实在无法胜任宫中工作的会被遣送出宫。宫女在宫中服务到达一定的年龄即可“出宫聘嫁”。雍正时规定为二十五岁,所以在雍正朝以后,宫中就几乎没有超过二十五岁的宫女了。

  除宫女外,还有一群已婚年长的妇人,这群人包括哺育皇室子女并照顾其生活起居的乳母、保母。清代汉文档案中“嫫嫫”一般仅指乳母;“嬷嬷”既可指乳母,也可以指保母;“妈妈里”可以指保母和其他差务仆妇。

  在乳保之外,清宫中还存在着各种名目的差务妇人叫“妈妈里”,虽然也是已婚年长妇女,但与乳保不同,他们地位低微,如“水上”又叫“水妈”,是专门担任生火、烧水、洗衣、做饭等事的女性。这些妈妈里遴选的条件是“无子嗣孀妇”,且年龄在四十岁以外五十岁以内。这里的“无子嗣”是指没有年幼的子女在身边。妈妈里进宫后也会享有相应的待遇,他们的服务期限有的长达十几年,对于因病出宫或病故的妈妈里,内务府都会给予照顾。

  在宫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姥姥。这群人是专为后妇接生并负责为新生儿“洗三”的稳婆,是拥有特殊技能的专项差务。对于这群人,相关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

  后妃、公主和宫女三个群体是清朝宫廷主要女性群体,对于这些女性的管理,清廷实行的是“内外隔离”的制度,使得清内廷的生活较前代更加封闭和神秘。清帝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后宫秩序的控制,确立了宫廷内外皇帝独尊的局面,杜绝皇后与太后为首的女性相互争权夺利而引发矛盾的情况的发生。《壸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无情”,而非清宫戏中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7日10 版)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