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前沿动态 理论方法 专题研究 学术争鸣 资源导航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经济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经济史研究
汤象龙:《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一点认识》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6-01

 193521日,《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5

 

读了两期《食货》之后,觉得目前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人已逐渐的增加了,而大家的研究方法也都改进了。好似这样大的一片荒地已有如许的农夫正在开辟,也就好比一条长的阵线现在有如许的战士在防守。真的,中国的学术实在太贫乏,这种土质肥沃的荒地正待我们去耕种;不然,若干年后眼看别人要来代庖,那时就未免太羞人了。其实,这样的事实是已经有了的,中国经济史的领域里不是已经有了外人在代我们垦植吗?在这学术的“国难”时节,研究经济史的增加了如许之多,而且大家努力创办这种专攻的刊物,实在是一件很可喜而有希望的事。

《食货》的宗旨我是很赞同的,各人研究的方法也是很可佩的,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非大家努力,一点一滴的搜集整理,切实的互相指点,恐怕是难有真的面目发现的;同时非有许多同志分工合作,经长时期的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成绩产生的。

研究经济史是一种艰难的事业,作这种研究的人应该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应有知识的准备。本来经济史是一种“骑墙”的研究,一方牵扯到纵的历史,而一方牵扯到横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史事的批判与资料的审定需要比较放大的眼光,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复需要经济法律统计等科的知识,非比一种普通的单纯的研究。尤其忌讳的是那种找到一方面的原因去解释全部现象或问题的方法。

第二种认识便是研究经济史的不能图急功近效,因为这种研究的第一步仍然是一种开荒的工作。本来我们不能和外国比,在外国搜集资料的工作已经有了多少学者下过苦工的。我们能够在二十年中将中国经济史的头绪找着,三十年内写出一部像样的经济史,就算不错。实在,经济史的范围是太广了,同时资料的搜集是异常困难的。就拿外国比,他们研究经济史的人曾经有过几人写过大部的有系统的经济史?甚至有研究一生的如英国的George Unwin美国的Edwin Franois Gay,他们都是有名的经济史学者,但他们的成绩只有几篇零星作品。再如英国有名的William Cunningham它写的那部大书“The Growth of English Industry and Commerce”是经过二十年的精力的,而且有一个条件,他用的资料许多事经过别人整理过的。所以我们研究经济史的人野心不要太大,不应图急功近效,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走,将来中国经济史的写成不一定要在我们的手。我们目前的责任最要的仍是搜集资料。这种搜集资料的工作虽是一种不成名不讨好的事业,可是我们不做这种工作,中国经济史将来永远是没有写成的日子。所以我们现在不妨客气将写书的工作留待我们后辈好了。

再就搜集资料而言,陶希圣先生说,我们目前只能一点一滴的去搜集,而且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看一遍二十四史事很费事的,所以几千部的地方志还谈不到搜读。确实,我们研究经济史的资料是浩如烟海,尤其是关于近代的,除了一部二十四史,几千部的地方志之外,要搜读的资料不知有多少,其中许多的价值比起书本来还要高一些,而且是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人不可不涉猎的。

一种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的档案。这些档案要算是研究中国近代财政经济社会法律的头等资料。整理起来,数量之多,头绪之繁,何止十倍于搜读数千部的方志的工作。据本所五年来不断努力整理的结果,我们发现的财政经济资料不下数万件,这些都是研究经济史所最需要的资料。其中虽不是每字每句都千真万确的绝对的可靠,可是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改正以往许多书籍上的错误。此外二三百万件的司法案件也都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人民的痛苦、社会上争端的瘀结、以及社会制度的缺点的好资料。

第二种资料我认为重要的便是各地方政府的卷宗档册。这种资料虽然是官方的文件免不了有不实的地方,可是我们要研究各地方财政经济社会的情况,这要算是头等的资料,它的价值与以前中央政府的档案是同等的。据本所近年来所搜集到的,可说是差强人意的了。

    第三种资料我要介绍的是各种账簿,如农民或家庭流水账、店铺的生意账、公司的营业账、以及其他关于量的性质的记载。因为从这种资料我们才可以看出各时各地的农民经济、物值、生活程度、工商发达的情形,以及社会的组织。当然,我们研究这类问题还需要旁的资料。但是这种资料的搜集是要大规模的举行方有办法的。譬如美国的Business Historical Society对于这种资料的搜集已经有了若干的成绩。

所以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有自信心和忍耐心的是不能成功的,同时我们要认清,我们要产生一部健全的中国经济史,除了书本之外,我们要搜集整理的资料实在太多。单就上述的三种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来看,我们要在三十年中达到那个目的都是不可能的。所以《食货》大家来一点一滴搜集,一个一个小题目研究的办法是很对的。我并相信,大家采取这种办法一步一步的做去,将来也不会发生以前那样空洞的论战,因为一切都根据的是事实,有了充分的事实摆在前面,大家也无庸空论了。

                                           十二月廿五日于社会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刘军:《加拿大劳工史学发展...
毛立坤:《日货称雄中国市场...
徐浩《英国经济——社会史研...
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
张明:《清至民国时期皖南官...
吴传清:《陈振汉的工业区位...
清代蒙古族经济史论著目录(...
科大卫:《公司法与近代商号...
  最新信息
首届“上财经济史学Work...
“基本经济区”分析理路的学...
农业、人口与市场——再论波...
经济史学及其学理关联——基...
刘增合:《太平天国运动初期...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林展>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