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引自“文献学与四库学”公众号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FZBz9ifYyDCdHCrmRFNQQ
 
	
 
	一、開幕式
 
	時間:11月3日上午8點30分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一樓中會場
 
	主持人:董恩林(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副會長)
 
	 
 
	大會致辭(每位10分鐘)
 
	1、何俊(原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
 
	2、趙生群(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
 
	3、倉修良(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4、朱傑人(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5、周國林(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6、嚴佐之(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9點30分,之江飯店會議中心門前,全體與會人員合影。
 
	10點整  主題報告(每位20分鐘)
 
	主持人:郝潤華教授
 
	報告人(按姓氏筆晝爲序):
 
	1、朱傑人:張栻關於《太極圖解》的兩篇序文
 
	2、周少川:歷史文獻學學科建設的內涵與發展向度
 
	3、黃愛平:試論清代浙東史學的文獻特色與傳承意識
 
	4、黃懷信:當代歷史文獻研究者的責任與擔當
 
	5、劉重來:“以身殉學”的史家張森楷及其《廿四史校勘記》
 
	11點40分,報告結束
 
	 
 
	主持人宣佈小組討論及評獎辦法
 
	11點50分,開幕式結束
 
	 
 
	二、分組討論安排
 
	 
 
	第一組  經學文獻研究
 
	 
 
	第一場
 
	時間:11月3日14:30-18: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101會議室
 
	 
 
	上半段(14:30-16:00)
 
	召集人:張濤  評議人:王鍔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任利偉、李元貴:王畿易學思想論析
 
	2、楊效雷:毛奇齡《仲氏易》提要
 
	3、陳良中:新發現湯顯祖《玉茗堂書經講意》考辨
 
	4、陳錦春:鄭玄《毛詩箋》與“三禮”注解《詩》研究
 
	5、朱學博:楊時《詩經》學考論
 
	6、張固也:上博簡《詩論》“關雎組”復原——兼論其全篇簡序
 
	7、劉冬穎:中國古代《詩》樂文獻平議
 
	8、劉立志:《詩》學史僞書研究述論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6:00-16:15  休息
 
	 
 
	下半段(16:15-18:00)
 
	召集人:張固也  評議人:楊效雷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張濤:《周易》經傳與法家思想
 
	2、郭超穎:《儀禮》“賓進東北面辭洗”釋疑
 
	3、林秀富:試論《儀禮》禮典文本辨識禮文獻場合的功能
 
	4、王鍔:敖繼公《儀禮集説》跋
 
	5、蔣鵬翔:《儀禮集説》旨趣管窺
 
	6、陶廣學:唐太宗與《禮記》學
 
	7、劉曉詠:萬曆北監本《禮記注疏》探析
 
	8、侯婕:《橅本禮記鄭注考異》平議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二場
 
	時間:11月4日8:30-12: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101會議室
 
	 
 
	上半段(8:30-10:00)
 
	召集人:徐道彬  評議人:楊新勛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李佩:《禮記正義校勘記》淺析
 
	2、李慧玲:常盤井賢十《宋本禮記疏校記》指瑕
 
	3、張琪:北宋陸佃佚書《禮象》輯考
 
	4、楊青華:“六經皆禮”與以禮經世——張其淦及其《左傳禮説》
 
	5、黃覺弘:“《左傳》先於《春秋》”説始末考論
 
	6、馮會明:《左氏傳説》版本源流與學術價值考述
 
	7、李衛軍:穆文熙《左傳》評點版本源流考
 
	8、許超傑:論《穀梁大義述》之“闕”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0:00-10:15  休息
 
	 
 
	下半段(10:15-12:00)
 
	召集人:文廷海  评议人:劉冬穎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徐道彬:清儒金榜《禮箋》思想考論
 
	2、楊新勛:玉海堂本《論語注疏解經》申論
 
	3、顧宏義:趙普“夜讀《論語》”傳説探源
 
	4、張新朋:《朝鮮漂流日記》所涉《論語》文字考述
 
	5、董恩林:簡談清人文集“經義”文獻的整理問題
 
	6、陳冬冬:論章太炎的清代今文學研究
 
	7、孟凡港:《重刻唐史承節鄭公祠碑》與鄭玄史事考辨
 
	8、耿天勤:論鄭玄的政治思想及其成因
 
	9、文廷海:《穀梁傳》對《春秋》之義的詮釋研究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二組  史學文獻研究
 
	 
 
	第一場
 
	時間:11月3日14:30-18: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203會議室
 
	 
 
	上半段(14:30-16:00)
 
	召集人:楊緒敏  評議人:趙燦鵬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趙生群、王永吉: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修訂工作回顧
 
	2、趙望秦、王璐:論《史記索隱》的成書及版本流傳與遞嬗關係
 
	3、吳華峰:從東漢故實到清人制造:《後漢書》“葦橋之險”敘述的重塑
 
	4、赫兆豐:《宋書·宣貴妃傳》流傳及佚文考——兼考今本《宋書·劉子鸞傳》的錯頁
 
	5、韓傑、苑鑫:六朝史學考釋八則
 
	6、羅曆辛:《晉書》《隋書》“天文志”疑誤校補
 
	7、溫志拔:《太平御覽》引“唐書”爲國史《唐書》考論
 
	8、趙庶洋:《朝野僉載》、兩《唐書·五行志》與唐國史關係新考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6:00-16:15  休息
 
	 
 
	下半段(16:15-18:00)
 
	召集人:趙望秦  評議人:霍明琨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王東:唐帝國後安史時代對外政策之再檢討
 
	2、原昊:《世本·帝系》“炎帝神農氏”學説探賾
 
	3、孫順霖:鄭國東遷之“虢鄶十邑”考
 
	4、吳柱:齊桓公贖刑補兵政策相關史料新釋證
 
	5、郭萬青:姚鼐《國語》考辨疏補
 
	6、鄭曉峰、萬志祎:《呂氏春秋》紀、覽、論編纂問題考辨
 
	7、趙燦鵬:《宋元學案補遺殘稿》校讀記
 
	8、楊緒敏、喬海燕:論張岱《石匱書》的史論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二場
 
	時間:11月4日8:30-12: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203會議室
 
	 
 
	上半段(8:30-10:00)
 
	召集人:吳柱  評議人:曹紅軍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張卉:新出西魏姬買勗、鄧子詢墓志補釋
 
	2、鄒定霞:論《快雪堂日記》的史料價值
 
	3、周文焰:民間家訓家規與儒學的世俗化傳播——基於鄂東族譜中規訓的探討
 
	4、霍明琨、翟悅:論金毓黻《東北通史》中的史料搜集及運用
 
	5、王建華:《上黨記》輯佚補遺
 
	6、仝建平:《大元混一輿地要覽》輯考
 
	7、程魯潔:由富陽舊志的整理談方志的價值及利用
 
	8、張愛芳:天一閣藏歷代方志出版,讓書寫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0:00-10:15  休息
 
	 
 
	下半段(10:15-12:00)
 
	召集人:闞紅柳  評議人:仝建平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曹紅軍:致朱希祖信劄兩通考釋
 
	2、盧允雷:《讀史方輿紀要》歷史軍事地理述論
 
	3、戴龍輝:歷代國家疆域觀的發展演進——以正史地理志及地理總志爲中心探討
 
	4、孫驍、王丹:乾隆十六年雲南巡撫圖爾炳阿舞弊案考述——兼論《大清律例》的懲貪作用
 
	5、于秀情:明蒙對峙關係成就滿蒙聯姻
 
	6、朱志先:史學審美視野下淩稚隆史學批評研究
 
	7、劉玲:“惠學”與“致用”:乾嘉三大考史著作的主旨選擇
 
	8、闞紅柳:以史析運:査繼佐《罪惟錄》史論研究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三組  文獻學研究
 
	 
 
	第一場
 
	時間:11月3日14:30-18: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102會議室
 
	 
 
	上半段(14:30-16:00)
 
	召集人:劉正剛  評議人:李雄飛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敖堃:建國以來私人藏書家的命運
 
	2、蔡彥:關於古越藏書樓幾個史料分析
 
	3、封樹芬:關於毛晉刻書好臆改問題之再辨析
 
	4、傅榮賢:“明道”指向和“會通”路徑:論章學誠校讎學的本質
 
	5、高遠:清修《四庫全書》期間被禁毀豫籍學人著述考析
 
	6、井超:《周易易簡説》《周易孔義》關係考
 
	7、琚小飛:《西湖遊覽志》四庫底本考辨
 
	8、李鶴麗:西域“火燒城”祛疑
 
	9、李勇慧、馬曉鈺:兩浙藏書樓文化在中國的地位
 
	評議人評議(18分鐘)
 
	自由討論
 
	16:00-16:15  休息
 
	 
 
	下半段(16:15-18:00)
 
	召集人:錢茂偉  評議人:傅榮賢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李雄飛、顧千嶽:順治十二年內府刻本《御制勸善要言》辨證
 
	2、劉全波:“事類”還是“類事”——關於類書別名的考察
 
	3、劉正剛:清代《都察院則例》版本探析
 
	4、柳燕、張志雲:從《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看元代詩文宗唐復古精神
 
	5、羅琴:藏園詩鈔朝鮮活字本刊印始末
 
	6、羅彧:王重民對目錄學史料的整理和研究
 
	7、牛慶國:清代藏書家魚元傅考略
 
	8、錢茂偉:詩文集的當代歷史記錄價值
 
	9、邱亞:葉啟勳《四庫全書目錄板本考》的學術價值
 
	評議人評議(18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二場
 
	時間:11月4日8:30-12: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102會議室
 
	 
 
	上半段(8:30-10:00)
 
	召集人:李勇慧  評議人:邱亚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沈偉:清代私修類書編纂狀況述論
 
	2、蘇芃:終南快捷方式:互聯網時代的文字錯訛
 
	3、孫海橋:結一廬藏書散出流向蠡測
 
	4、孫曉磊:楚語“廉武”祛疑
 
	5、王斌:《蜀中廣記》版本考
 
	6、王京洲:高士奇編刻類書考實——兼論其對康熙類書與文學之影響
 
	7、王珂:論姚振宗的交遊與目錄學家的養成
 
	8、王域鋮:《四庫提要》“儀禮之屬”校讀劄記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0:00-10:15  休息
 
	 
 
	下半段(10:15-12:00)
 
	召集人:張宗友  評議人:蘇芃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王照年、羅玉梅:《崇文總目》的編纂體例考辨
 
	2、伍成泉:“乾”的字源學考察
 
	3、謝明:北宋監本《莊子》考
 
	4、楊洪濤、孫海橋:《文獻家通考》訂補
 
	5、楊鑒生:《文選》李善注引王弼注校勘采擇
 
	6、張宗友:《晉中經簿》解題考
 
	7、趙嘉:王文進《文祿堂書影》價值初探
 
	8、鄭雲豔:利瑪竇之後中西古今學術匯通與中國圖書分類法發展之關係研究
 
	9、朱仙林:楊慎考據學的被理解與被誤解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四組  唐宋史與近世文獻研究
 
	 
 
	第一場
 
	時間:11月3日14:30-18: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202會議室
 
	 
 
	上半段(14:30-16:00)
 
	召集人:程郁  評議人:劉成國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曹逸梅:明清虞山地區女性著述考述
 
	2、丁建軍:點校本《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指瑕
 
	3、房瑞麗:馮登府詩歌結集考
 
	4、郭健:陳寅恪《白樂天之思想行爲與佛道關係》發微
 
	5、郝潤華:明代紹興作家周祚研究三題
 
	6、江中雲:記憶中的風俗與故國——張岱《西湖香市》小議
 
	7、姜榮剛:《蔡忠惠趙氏神妙帖》題跋非趙明誠所作考
 
	8、李寶:《全宋詩》補遺——以宋人題跋爲路徑
 
	9、程郁:宋代的女教教材及其圖像研究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6:00-16:15  休息
 
	 
 
	下半段(16:15-18:00)
 
	召集人:王書華  評議人:吴漫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李鵬:納蘭性德與西學
 
	2、李小白:宋元浦江文脈的歷史傳承與學術底色
 
	3、林日波:南宋兵事及現存南宋別集中所見兵書論略
 
	4、劉成國:弟子記與北宋中期儒學
 
	5、劉永海:《清水岩志》《清水岩志略》所見《全宋文》《全元文》《全宋詩》佚文輯補
 
	6、聶濟冬:南宋《鹽鐵論》的接受特徵及學術風尚影響
 
	7、邱陽:陳亮與呂祖謙交遊考
 
	8、宋立英、任環、宋博:南宋臨安移民文人考察及其文學創作特點
 
	9、王福元:論宋祁詩歌自注的崇學傾向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二場
 
	時間:11月4日8:30-12: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202會議室
 
	 
 
	上半段(8:30-10:00)
 
	召集人:徐公喜  評議人:李鹏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王建新:《微蟲世界》考辨
 
	2、王書華:論王雱的道德性命之學
 
	3、魏祝挺:《咸淳臨安志》與閘口白塔考證
 
	4、溫顯貴:史料所見清代耕籍制度叢述
 
	5、吳漫:東萊呂氏與中原文獻之傳
 
	6、謝輝:陳垣校勘《七克》述略
 
	7、熊展釗、羅蘭蘭:《瓊臺詩話》考論
 
	8、徐晨光:晚清民初醫學譯著、辭典與西式助產者之譯介鉤沉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0:00-10:15  休息
 
	 
 
	下半段(10:15-12:00)
 
	召集人:劉永海  評議人:郭健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徐公喜、吳京紅:朱子溫州門人考辯舉例
 
	2、徐蘇:《須曼居士手鈔貝葉金經》與清末浙江文人
 
	3、許琰、張美玲:空間詩學視域下的唐代邊塞詩意象生成
 
	4、續曉瓊:論宋代易學的闡釋——以史事易學爲中心
 
	5、閆雪瑩:謝枋得重要佚文《江東策問》輯考與研究
 
	6、趙君堯:從文獻記載看兩宋海權意識的覺醒
 
	7、鄒賀:宋本《四朝聞見錄》淺考
 
	8、左福生:宋代帝王的宸翰書寫與御書閣的分布及其文化功能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五組  人物与典籍研究
 
	 
 
	第一場
 
	時間:11月3日14:30-18: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201會議室
 
	 
 
	上半段(14:30-16:00)
 
	召集人:張玉春  評議人:郭康松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艾茂莉:南江縣菖蒲澗題刻小考——兼論從文物到載籍的嬗變
 
	2、曹珍:潘自牧家世生平及著述考
 
	3、陳東輝:古文獻學入門讀物管見
 
	4、陳廣恩:元代文人任士林思想淺析(摘要)
 
	5、范志鵬:《古詩十九首》作年小考
 
	6、馮小祿:使臣·太監·儒生·婦女:活躍於明人文集中的安南人考論
 
	7、馮一鳴:《列女傳》許穆夫人故事辨正——兼論劉向對史料的加工改造
 
	8、李銀良:簡牘所見漢代“過所”研究
 
	9、周录祥、李钰燕:论《理安寺志》的文献价值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6:00-16:15  休息
 
	 
 
	下半段(16:15-18:00)
 
	召集人:陳東輝  評議人:王晶波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張玉春:《六韜》成書年代考
 
	2、李彩霞:《順風相送》中的印度尼西亞地名及針路
 
	3、李永卉:晚清桐城派詩人徐鐵華鄉試硃卷考釋
 
	4、梁驥:張照與世家大族的姻親關系及對其書法的影響
 
	5、劉燁:文獻與思想:歷史文獻學研究中的名物思想史問題
 
	6、劉顯:敦煌寫本《大智度論》殘卷綴合五則
 
	7、張全晓:明季贵定丘氏家族阳宝山诗文稽考
 
	8、馬強才:政治立場與箋訓用心:李壁注王安石詩發微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第二場
 
	時間:11月4日8:30-12:00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201會議室
 
	 
 
	上半段(8:30-10:00)
 
	召集人:陈廣恩  評議人:刘顯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郭康松、黃曄:杜文瀾文獻編纂思想
 
	2、彭義:“《漢學師承記》不錄孫星衍”説獻疑
 
	3、沙鷗:蕭雲從民族氣節考辨
 
	4、舒仁輝、申凱利:《京兆舒氏宗譜》文獻價值述議
 
	5、申凱利:民國唐氏重修家譜文獻價值探析
 
	6、王于飛:從寫卷題名看敦煌佛教變文的文體類別
 
	7、王晶波:金牛太子寶卷及其相關問題考論
 
	8、趙振:元明浦江《郑氏规范》编纂考论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10:00-10:15  休息
 
	 
 
	下半段(10:15-12:00)
 
	召集人:諸偉奇  評議人:馬強才
 
	發言人(每位8分鐘):
 
	1、沈芳漪:喻皓《木經》考——基於古文獻和古建築雙重視角
 
	2、唐光榮:書信作爲學術載體:以高郵二王與時賢的通訊爲例
 
	3、唐玲:吳訥及其《小學集解》考論
 
	4、楊瑰瑰:清代名醫楊際泰及其《醫學述要》之價值
 
	5、張保見:清代學人《開慶四明續志》評判再議
 
	6、趙素文:《寓山志》的版本、成書與文獻價值
 
	7、趙陽陽:陳鴻墀生卒履跡考
 
	8、周挺啟:新中國前三十年古籍整理方法的進步
 
	9、諸偉奇:從浙江走出的古籍人——新中國前三十年浙籍古籍整理專家
 
	評議人評議(20分鐘)
 
	自由討論
 
	 
 
	三、閉幕式
 
	
 
	時間:11月4日15點30分
 
	地點:之江飯店會議中心一樓中會場
 
	主持人:顧宏義副會長
 
	
 
	閉幕式程式:
 
	1、毎組選派學者一人進行學術總結(每位10分鐘):
 
	(1)經學文獻研究組
 
	(2)史學文獻研究組
 
	(3)文獻學研究組
 
	(4)唐宋史與近世文獻研究組
 
	(5)人物與典籍研究組
 
	2、張濤副會長宣佈獲獎論文並頒獎
 
	趙生群、倉修良、朱傑人三位先生頒發獲獎證書
 
	3、主辦單位范立舟發言
 
	4、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2018年工作彙報:王鍔秘書長
 
	5、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2019年年會承辦單位代表發言
 
	6、閉幕式致辭:曹書傑副會長
 
	 
 
	18點整  晚餐  主樓二樓惠風齋
 
	 
 
	11月5日,上午學術考察。8點整大堂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