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史稿·地理志》政区断代考 
  
胡 恒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廿四史中,十六部设《地理志》,其中大都有标准年代。《清史稿》虽未列入正史,但也设有《地理志》28卷,其中有无标准年代,笔者孤陋,尚未见有专文论及。 
   《清史稿·地理志》成于众人之手,据朱师辙《清史述闻》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史稿·地理志》各类稿本,初稿撰人大略可考。初稿完成后,归秦树声(字宥衡)总纂,用力甚勤,所编甚繁,盖欲自成一书。后因太繁,不合正史地理志之用,秦氏又加以缩编,未终病故,清史馆续命王树楠(字晋卿)修正。王氏以秦氏繁、简两稿皆不全,乃径取原撰各人稿,选其可用者,略加删并润色,并作总序一篇,合成全帙,经周仰公校对,交史馆付印,即为今本《清史稿·地理志》。 
表1:《清史稿·地理志》各卷初稿撰人一览 
| 
 序号  | 
 篇目  | 
 初稿撰人  | 
 序号  | 
 篇目  | 
 初稿撰人  |  
| 
 1  | 
 直隶  | 
 秦树声  | 
 15  | 
 湖南  | 
 唐恩溥  |  
| 
 2  | 
 奉天  | 
 韩朴存  | 
 16  | 
 四川  | 
 胡嗣芬  |  
| 
 3  | 
 吉林  | 
 韩朴存  | 
 17  | 
 福建  | 
 唐恩溥  |  
| 
 4  | 
 黑龙江  | 
 韩朴存  | 
 18  | 
 台湾  | 
 ○  |  
| 
 5  | 
 江苏  | 
 张尔田  | 
 19  | 
 广东  | 
 唐恩溥  |  
| 
 6  | 
 安徽  | 
 吴广霈  | 
 20  | 
 广西  | 
 张书云  |  
| 
 7  | 
 山西  | 
 田应璜  | 
 21  | 
 云南  | 
 袁嘉谷  |  
| 
 8  | 
 山东  | 
 骆成昌  | 
 22  | 
 贵州  | 
 吴士鑑  |  
| 
 9  | 
 河南  | 
 秦树声  | 
 23  | 
 新疆  | 
 吴士鑑  |  
| 
 10  | 
 陕西  | 
 吴怀清  | 
 24  | 
 内蒙古  | 
 吴廷燮  |  
| 
 11  | 
 甘肃  | 
 李岳瑞  | 
 25  | 
 外蒙古  | 
 吴廷燮  |  
| 
 12  | 
 浙江  | 
 金兆丰  | 
 26  | 
 青海  | 
 ○  |  
| 
 13  | 
 江西  | 
 蓝钰  | 
 27  | 
 西藏  | 
 吴燕绍  |  
| 
 14  | 
 湖北  | 
 张仲炘  | 
 28  | 
 察哈尔  | 
 金玉杰  |    
    据上表所列,该志初稿至少成于十九人之手,原总纂秦树声过早病故,新任总纂王树楠之前并未参与《地理志》的写作,“修正者非原手”,故统稿之后的《地理志》讹误、疏漏仍较为严重。如新疆于光绪九年建行省,台湾于光绪十一年建省,而王树楠所纂的《总序》一篇却称“穆宗中兴以来,台湾、新疆改列行省”。至于建置沿革、地名书写、政区排序、文字脱讹等问题不一而足,前人多所指陈。关于政区断代,据笔者对其中道、府、州、厅、县的建置、辖域、驻地的初步分析,认为《清史稿·地理志》没有统一的标准年代,各省因撰稿人不同而略有差异,除台湾省断限至光绪十九年外,大体而言,《清史稿·地理志》是两份建置材料的混合物:光绪末、宣统初的“道”和宣统二、三年间府、厅、州、县建置。但各省部分“道”的名称前后略有歧异,厅、县也有遗漏。 
先说台湾。台湾于光绪二十一年因马关条约割让日本,但《清史稿·地理志》台湾部分并非断限至割让时的光绪二十一年,而是光绪十九年或二十年初。理由是:《清史稿·地理志》台湾部分记述了台湾府、台南府、台北府、台东直隶州三府一州的政区建置,这是光绪十三年台湾添改郡县后直至割让前府级层面的行政区划。但该志在台湾府下称“台湾省治”,而光绪二十年时台湾巡抚邵友濂已奏请移省治于台北府,故台湾部分的政区断限当在光绪十九年。 
《清史稿·地理志》没有全面记述道的沿革,只在各个府下记载了隶属关系,今依《清史稿·地理志》列表如下: 
表2:《清史稿·地理志》“道”的建置及其断代 
| 
 省名  | 
 道名  | 
 辖域  | 
 治所  | 
 存在年代  | 
 同存年代  |  
| 
   
  
  
直隶  | 
 霸昌  | 
 顺天府一部分  | 
 昌平州  | 
 乾隆五年至光绪三十年  | 
   
  
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  
| 
 清河  | 
 保定、正定、河间府,易、冀、赵、深、定五直隶州  | 
 保定府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大顺广  | 
 大名、顺德、广平府  | 
 大名府  | 
 雍正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天津  | 
 天津府  | 
 天津府  | 
 雍正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热河  | 
 承德、朝阳府  | 
 承德府  | 
 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  |  
| 
 口北  | 
 宣化府、口北三厅  | 
 宣化府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通永  | 
 永平府,顺天府一部分,遵化直隶州。  | 
 通州  | 
 乾隆八年至光绪三十年  |  
| 
   
奉天  | 
 锦新营口  | 
 ○  | 
 营口厅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兴凤  | 
 ○  | 
 安东县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洮昌  | 
 ○  | 
 辽源州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吉林  | 
 西南路  | 
 吉林、长春府,伊通、濛江州,农安、长岭、桦甸、磐石、舒兰、德惠、双阳七县  | 
 长春府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西北路  | 
 新城、双城、宾州、五常府,榆林、滨江直隶厅,长寿、阿城县  | 
 滨江厅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东南路  | 
 延吉、宁安府,东宁厅、珲春厅,敦化、穆棱、额穆、汪清、和龙五县  | 
 延吉府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东北路  | 
 依兰、临江、密山府,虎林厅,绥远州,方正、桦川、富锦、饶河四县  | 
 依兰府  | 
 宣统元年至三年  |  
| 
   
黑龙江  | 
 瑷珲  | 
 瑷珲直隶厅、黑河府  | 
 瑷珲厅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呼伦  | 
 呼伦直隶厅、胪滨府  | 
 ○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兴东  | 
 ○  | 
 兴东道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江苏  | 
 江宁  | 
 江宁府  | 
 ○  | 
 康熙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二年至宣统三年  |  
| 
 淮扬海  | 
 淮安、扬州府,海州直隶州  | 
 清河县  | 
 光绪二年至宣统三年  |  
| 
 淮徐  | 
 徐州府  | 
 ○  | 
 光绪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常镇通海  | 
 通州直隶州、海门直隶厅、常州府、镇江府  | 
 镇江府  | 
 乾隆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苏松太  | 
 苏州府、松江府、太仓直隶州  | 
 上海县  | 
 嘉庆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安徽  | 
 安庐滁和  | 
 安庆、庐州府,滁州、和州直隶州  | 
 安庆府  | 
 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 
 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  
| 
 凤颍六泗  | 
 凤阳、颍州府,六安、泗州直隶州  | 
 凤阳府  | 
 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  
| 
 徽宁池太广  | 
 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府,广德直隶州  | 
 芜湖县  | 
 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  
| 
   
山西  | 
 冀宁  | 
 太原、汾州、潞安、泽州府,辽州、沁州、平定直隶州  | 
 ○  | 
 雍正六年至宣统二年  | 
 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  |  
| 
 河东  | 
 蒲州府、解州、隰州、霍州直隶州  | 
 运城  | 
 嘉庆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雁平  | 
 朔平、宁武府,绛州、代州、保德直隶州  | 
 代州  | 
 雍正三年至宣统元年  |  
| 
 归绥  | 
 归绥十二厅  | 
 归化城  | 
 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山东  | 
 济东泰武临  | 
 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府,临清直隶州  | 
 济南府  | 
 乾隆四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同治二年至光绪二十八年  |  
| 
 兖沂曹济  | 
 兖州、沂州、曹州府,济宁直隶州  | 
 兖州府  | 
 乾隆四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八年  |  
| 
 登莱青胶  | 
 登州、莱州、青州府  | 
 烟台  | 
 同治二年至光绪三十年  |  
| 
   
  
河南  | 
 开归陈许郑  | 
 开封、归德、陈州府,许州、郑州直隶州  | 
 开封府  | 
 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  |  
| 
 河陕汝  | 
 河南府、陕州直隶州  | 
 陕州  | 
 雍正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南汝光  | 
 汝州直隶州,南阳、汝宁府,光州直隶州  | 
 ○  | 
 雍正十三年至光绪三十一年  |  
| 
 河北  | 
 彰德、卫辉、怀庆府  | 
 武陟县  | 
 雍正五年至宣统三年  |  
| 
   
  
陕西  | 
 潼商  | 
 同州府、商州直隶州  | 
 潼关厅  | 
 雍正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嘉庆五年至光绪三十年  |  
| 
 凤邠  | 
 凤翔府、邠州直隶州  | 
 凤翔府  | 
 乾隆五十九年至宣统元年  |  
| 
 陕安  | 
 汉中、兴安府  | 
 汉中府  | 
 嘉庆五年至宣统三年  |  
| 
 延榆绥  | 
 延安、榆林府,绥德州直隶州  | 
 榆林府  | 
 乾隆二十年至宣统三年  |  
| 
 西乾鄜  | 
 乾州直隶州、鄜州直隶州  | 
 ○  | 
 乾隆二十五年至光绪三十年  |  
| 
   
  
  
  
甘肃  | 
 平庆泾固化  | 
 平凉、巩昌、庆阳府,泾州、固原直隶州,化平川直隶厅  | 
 平凉府  | 
 同治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同治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宁夏  | 
 宁夏府  | 
 宁夏府  | 
 雍正二年至宣统三年  |  
| 
 西宁  | 
 西宁府  | 
 西宁府  | 
 雍正二年至宣统三年  |  
| 
 甘凉  | 
 凉州府、甘州府  | 
 凉州府  | 
 乾隆三十七年至宣统三年  |  
| 
 巩秦阶  | 
 阶州直隶州、秦州直隶州  | 
 秦州  | 
 同治三年至宣统三年  |  
| 
 安肃  | 
 肃州直隶州、安西直隶州  | 
 肃州  | 
 乾隆三十八年至宣统三年  |  
| 
   
  
浙江  | 
 杭嘉湖  | 
 杭州、嘉兴、湖州府  | 
 杭州府  | 
 雍正四年至宣统三年  | 
 道光二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宁绍台  | 
 宁波府、定海直隶厅、绍兴府、台州府  | 
 宁波府  | 
 道光二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金衢严  | 
 金华、衢州、严州府  | 
 衢州府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温处  | 
 温州、处州府  | 
 温州府  | 
 康熙九年至宣统三年  |  
| 
   
江西  | 
 饶广九南  | 
 南康、九江、广信、饶州府  | 
 九江府  | 
 乾隆四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督粮  | 
 建昌、抚州府  | 
 ○  | 
 雍正九年至宣统三年  |  
| 
 盐法  | 
 南昌、临江、瑞州、袁州府。  | 
 萍乡县  | 
 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吉赣南宁  | 
 吉州、赣州、南安府,宁都直隶州  | 
 赣州府  | 
 乾隆十九年至宣统三年  |  
| 
   
  
湖北  | 
 盐法武昌  | 
 武昌府  | 
 ○  | 
 乾隆四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  |  
| 
 汉黄德  | 
 汉阳、黄州、德安府  | 
 汉口镇  | 
 乾隆四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安襄郧荆  | 
 安陆、襄阳、郧阳府,荆门直隶州  | 
 ○  | 
 乾隆五十六年至宣统三年  |  
| 
 荆宜  | 
 荆州、宜昌府  | 
 ○  | 
 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  |  
| 
 施鹤  | 
 施南府、鹤峰直隶厅  | 
 ○  | 
 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  |  
| 
   
  
湖南  | 
 长宝  | 
 长沙、宝庆府  | 
 长沙府  | 
 康熙六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五年  |  
| 
 岳常澧  | 
 岳州、常德府,澧州直隶州、南州直隶厅  | 
 澧州  | 
 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五年  |  
| 
 衡永郴桂  | 
 衡州府,桂阳、郴州直隶州  | 
 ○  | 
 雍正十年至宣统三年  |  
| 
 辰沅永靖  | 
 永州府、辰州府、沅州府、永顺、靖州府,乾州、凤凰、永绥、晃州直隶厅  | 
 凤凰厅  | 
 嘉庆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四川  | 
 成绵龙茂(裁)  | 
 成都、龙安府,绵州、茂州直隶州,松潘、理番直隶厅均系旧隶该道  | 
 成都府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宣统三年  |  
| 
 川东  | 
 重庆、夔州、绥定府,忠州、酉阳直隶州,石砫直隶厅  | 
 重庆府  | 
 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  |  
| 
 川北  | 
 保宁、顺庆、潼川府  | 
 保宁府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建昌  | 
 宁远、雅州、嘉定府,邛州、眉州直隶州  | 
 雅州府  | 
 宣统三年  |  
| 
 康安  | 
 康定、巴安府  | 
 巴安府  | 
 宣统三年  |  
| 
 边北  | 
 登科府  | 
 登科府  | 
 宣统三年  |  
| 
 川南永宁  | 
 资州、泸州、永宁三直隶州,叙州府  | 
 泸州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福建  | 
 福州  | 
 福宁府  | 
 ○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延建邵  | 
 延平、建宁、邵武府  | 
 延平府  | 
 康熙九年至宣统三年  |  
| 
 汀漳龙  | 
 汀州、漳州府,龙岩直隶州  | 
 漳州府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兴泉永  | 
 兴化、泉州府,永春直隶州  | 
 同安县  | 
 雍正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广东  | 
 广肇罗  | 
 广州、肇庆府,罗定直隶州,佛冈、赤溪直隶厅  | 
 肇庆府  |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南韶连  | 
 韶州府,南雄、连州直隶州,连山直隶厅  | 
 韶州府  | 
 嘉庆二十年至宣统三年  |  
| 
 惠潮嘉  | 
 惠州、潮州府,嘉应直隶州  | 
 ○  | 
 雍正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高雷阳  | 
 高州、雷州府,阳江直隶州  | 
 ○  |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廉钦  | 
 廉州府、钦州直隶州  | 
 钦州  |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琼崖  | 
 琼州府、崖州直隶州  | 
 琼州府  | 
 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  |  
| 
   
  
广西  | 
 桂平梧郁  | 
 桂林、平乐、梧州府  | 
 梧州府  | 
 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右江  | 
 柳州、庆远、思恩、浔州府  | 
 柳州府  | 
 光绪四年后  |  
| 
 左江  | 
 泗城、南宁府,百色、上思、镇安直隶厅,郁林直隶州  | 
 南宁府  | 
 光绪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 
 太平思顺  | 
 太平府、归顺直隶州  | 
 太平府  | 
 光绪十八年至宣统三年  |  
| 
   
  
云南  | 
 云武  | 
 云南府、武定直隶州  | 
 云南府  | 
 乾隆三十五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迤西  | 
 大理、丽江、楚雄、永昌、顺宁府,永北、蒙化、景东直隶厅  | 
 腾越厅  | 
 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  |  
| 
 迤东  | 
 曲靖、东川、镇雄、澂江府,广西直隶州  | 
 曲靖府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临安开广  | 
 临安、广南、开化府  | 
 蒙自县  | 
 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三年  |  
| 
 迤南  | 
 镇沅、镇边直隶厅,元江直隶州,普洱府  | 
 普洱府  | 
 光绪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贵州  | 
 贵西(裁)  | 
 安顺、遵义、大定、兴义府均系旧隶该道  | 
 毕节县  | 
 宣统二年至三年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贵东  | 
 都匀、镇远、思南、思州、铜仁、黎平府,松桃直隶厅  | 
 古州厅  | 
 嘉庆二年至宣统三年  |  
| 
 粮储(裁)  | 
 石阡府、平越直隶州均系旧隶该道  | 
 ○  |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新疆  | 
 镇迪  | 
 迪化府、镇西、吐鲁番、哈密、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  | 
 迪化府  | 
 光绪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 
   
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  |  
| 
 伊塔  | 
 伊犁府,塔尔巴哈台、精河直隶厅  | 
 ○  | 
 光绪十四年至宣统三年  |  
| 
 阿克苏  | 
 温宿、焉耆府,库车直隶州、乌什直隶厅  | 
 温宿府  | 
 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  |  
| 
 喀什噶尔  | 
 疏勒、莎车府,和阗直隶州、英吉沙尔直隶厅  | 
 疏勒府  | 
 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  |    
注:道的建置沿革参考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34《职官考二十》、《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外官·道条》、《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表中○表示《清史稿·地理志》缺载。 
  
整部《清史稿·地理志》关于“道”的建置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年代的。按照上表所列,各省可寻出三个断限年代来,均属光、宣之际,尤以宣统三年居多: 
光绪二十五年。湖南可归入此年; 
光绪三十年。直隶、安徽、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可归入此年; 
宣统三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甘肃、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可归入此年。 
各省府、厅、州、县建置情况是: 
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十八省均记载了清初直至宣统三年间政区沿革,可定其断限为宣统三年。 
直隶 宣统元年承德府置隆化县,《地理志》已列;宣统三年十一月宣化府围场厅改属承德府,《地理志》围场厅仍属宣化府,其断限在宣统三年十一月前。 
奉天 宣统二年八月洮南府置镇东县,《地理志》已列;宣统三年三月裁锦州府附郭锦县,《地理志》仍有锦县,其断限在宣统三年三月前。 
江西 宣统二年十月析瑞州府属铜鼓厅改属南昌府,《地理志》铜鼓厅仍属瑞州府,其断限在宣统二年。 
广东 宣统二年九月析阳江直隶州属恩平县还属肇庆府,《地理志》恩平仍属阳江直隶州,其断限亦在宣统二年。 
至于边疆地区内、外蒙古、青海、察哈尔等地建立的盟旗制度,该部分《地理志》出现的最后一个时间是光绪三十二年划外蒙古新土尔扈特部二旗、新和硕特部一旗隶阿尔泰办事大臣。依《清代政区沿革综表》,自光绪三十二年至清末,该四部分盟、旗没有增减,故该部分的标准年代亦可视为宣统三年。西藏实行的城、营制度,该部分《地理志》出现的最晚一个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中英签署条约。而宣统三年春,划西藏乍丫、察木多、类伍齐、八宿、边坝、江卡、贡觉、洛隆宗等地往属四川登科府,《地理志》西藏部分仍记述了乍丫、察木多、类伍齐等地,因此西藏部分的标准年代可视为宣统二年。 
综上,《清史稿·地理志》体例不严、断代不明,每省都有所不同,虽然内地二十二省中有二十省的府、厅、州、县及边疆内蒙古、外蒙古、青海、察哈尔的建置断限可视为宣统三年,但江西、广东及西藏只叙至宣统二年,且其中掺入光、宣之际三个具体时间的道级建置,又没有在总序中予以交待,尤为疏漏。可以说:整部《清史稿·地理志》没有统一的标准年代,和前代十六部正史地理志相比,是一个倒退。 
《书品》2009年第4期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