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第24期纪要:楠木贤道:皇太极与福临两帝的“继位”与“即位”
来源:清史所 作者: 清史所 点击数: 0


2019年516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办清代政治史研究工作坊第二十四期讲座活动,讲座由楠木贤道(KUSUNOKI Yoshimichi)先生主讲,题目为“皇太极与福临两帝的‘继位’与‘即位’“。讲座由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鹏教授主持,张永江教授任评议人,祁美琴教授、董建中副教授、毛立平副教授和清史所部分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楠木贤道教授曾任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教授,在清初历史及满学研究方面着力颇深,著作有《清初蒙古政策史的研究》、《内国史院档天聪八年本文》等著作7部,发表《编入清朝八旗的扎鲁特部蒙古族》、《清太宗皇太极与科尔沁部的联姻关系》等论文40余篇。

本次讲座中,楠木贤道教授结合满、蒙、汉文文献资料,分析皇太极与福临二帝从前任统治者处“继位”即继承大位,与从北元、明朝两大前任政权处“即位”即承接大统的区别与联系,以此考察清代皇权正统合法性来源问题。相关思考的出发点是蒙古藩部在清初的重要作用。

1626年皇太极能够“继位”,与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统治者对科尔沁蒙古诸部关系的经营策略密不可分,他们主要通过联姻,尤其是收继婚的方式与蒙古建立同盟关系,在政治和军事上共同应对林丹汗与明朝的势力;皇太极的出身与婚配使他得以倚借蒙古支持,从数位继任人选中脱颖而出登上汗位,此后他更通过蒙古诸部的力量强化了汗权的独尊地位。1636年皇太极改元崇德,定国号大清,正式“即位”称帝,则是从归降的林丹汗处承继来自北元-蒙元帝国的皇权,以此坐实其统治的合法性。

1643年福临“继位”,是从父亲皇太极处继承皇位。而1644年定鼎燕京后改元登极,则是在此前”草原正统“的基础上,又从亡明处承继了”中原正统“,在”中国“的统治合法性得到进一步巩固。楠木贤道教授特别注意到,相关满、蒙、汉文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蒙古王公参与这一仪典与推戴的情况,由此推断新的”中原正统“是叠加和补充于”草原正统“之上的,但是这一叠加过程在乾隆时期修纂实录的过程中被掩盖了,极有可能是乾隆出于新的统治理念与需求有意为之。

最后,楠木贤道教授还介绍了江户时代知识分子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同时期日本对于清代皇权正统合法性来源及其政治特征的理解。

楠木贤道教授讲演结束后,评议人张永江教授称赞他拓宽了清初历史的研究视角,凭借宽广的史料基础,展示出生动的细节;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新颖的观点。在场师生也分别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楠木贤道教授予以详细回应。讲座中楠木贤道教授全程使用中文,听众对此报以热烈掌声。讲座圆满结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