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成崇德教授、清史所所长黄兴涛教授先后在会上致辞。领导们强调指出,清史研究所的学术地位的奠定,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青年学者的出色培养,而这些青年学者对继承与弘扬清史研究所的学术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青年学者论坛,是参与的外校同学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为更大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培养现代青年学者的学术风范,激发他们创作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是清史研究所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胡恒、周琳、王志强、唐博、王学斌等青年学者分别就《清史稿·地理志》的纂修、近代商业规程的制定与修改、清帝国西征军事行动与皇权维护、民国时期北平住房保障的尝试、历史人物与国家发展等问题做了主题报告。
五位报告人发言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与报告人进行了积极互动。就巴县档案资料、“政治文人” 概念的定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青年学者们提出问题时锐气十足,体现了强烈的学术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报告人作出积极的回应,并表现出谦逊、平和的学养和风度。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实现了思想的交锋。
在下午的分组活动中,与会代表们对中国近代经济转型中的商业贸易与农村经济、近代社会社会保障问题、民国的法律规范、巫术宗教和服饰文化等具体问题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论坛闭幕式上,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教授、夏明方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并对青年学者提出殷切希望。与会的青年学者一致认为在这次论坛上收获颇丰,通过学术讨论与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增进了学术友谊,达到了提升学术能力的目的。
(文:杨源源/图:曹毛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