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俄罗斯科学院米亚斯尼科夫院士与圣彼得堡大学多罗宁教授访问清史研究所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0
 

    2011920,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科研信息研究所В.С.米亚斯尼科夫院士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Б.Г.多罗宁教授访问清史研究所,所长黄兴涛及本所教师戴寅、叶柏川、刘贤等人与其举行座谈,双方就清史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双方在清史研究所创办的电子杂志《国际清史研究通讯》方面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В.С.米亚斯尼科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曾任俄罗斯汉学家协会会长、俄罗斯史学会及档案学会会长等职。主要成果有:《十七世纪的清帝国与俄国》、《条约款项业已签订:17-20世纪俄中边界交涉史》、《17-20世纪俄中关系》档案文件集各卷主编、《中国边疆形成史》主编之一,等等。

    Б.Г.多罗宁,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曾于1986年在清史研究所访学一年,撰有《17-18世纪的中国史学史》等著作。

    两位学者逗留北京期间,921,在俄罗斯驻华使馆俄罗斯文化中心举行了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组织出版的编译丛刊系列丛书《俄罗斯汉学史》及《在华俄国外交使者(1618-1658)》的首发式。米亚斯尼科夫院士是这两部书的主要编者和作者。清史研究所教师戴寅、张永江、叶柏川出席首发式。应举办方邀请,张永江教授代表清史研究所致辞。

    同日,多罗宁教授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对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及两本新书的首发式进行了介绍。节目近期将对俄广播。

   《俄罗斯汉学史》一书以俄罗斯各大档案馆、图书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细致梳理了俄罗斯汉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成就,勾勒出17世纪至1917年以前俄罗斯汉学发展概貌。本书原作者系米亚斯尼科夫院士的老师、前苏联著名档案学家及汉学家П.Е.斯卡奇科夫。由于种种原因,斯卡奇科夫未能完成这部著作便于1964年去世。此后由米亚斯尼科夫整理出版,1977年与读者见面。《俄罗斯汉学史》是一部具有奠基性质的著作,至今为各国学者研究俄罗斯汉学的案头必备之作。

   《在华俄国外交使者(1618-1658)》是一部研究俄国早期来华的佩特林使团和巴伊科夫使团的专著。佩特林和巴伊科夫的出使报告曾在欧洲以多种文字出版,对于西方了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作者是米亚斯尼科夫院士和俄罗斯著名档案文献学家Н.Ф.杰米多娃。两位作者对使团的筹备、组成及出使活动进行了介绍,尤其对使臣出使报告的不同版本做了详细考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