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应邀到“史学前沿”课堂讲学
来源:清史所 作者: 清史所 点击数: 0

    6月19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应邀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史学前沿”课堂,带来了一场题为《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新辨”与“故事新编”》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主持。包括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刘贤、胡祥雨等教师,以及来自校内外的百余位听众亲到现场聆听,并就相关问题与汪晖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

汪晖教授以鲁迅所著《故事新编》为切入点,将其与晚清以来的古史研究运动,尤其是以《古史辨》为中心的古史运动对照起来研究。汪晖教授先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一些章节做了解读。如,《补天》揭示了人起源于女娲无聊时的欲望;《理水》描述了大禹治水时期不同类型的官与民的形象;《出关》则展现了老子在与孔子第二次辩论最终落败,西出流沙的图景。汪晖教授认为,它们分别是鲁迅对历史的起源、动力以及真实问题的回答,这也是晚清以来古史研究中的重要命题。《故事新编》背后蕴含了鲁迅要避开实证主义史学,从历史深处寻找动力,解释和叙述历史尺度的历史观。这一点,与章太炎、顾颉刚、胡适、陈汉章、郭沫若等人的历史观有所差异,同时也是对当时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的“尧舜禹抹杀论”、东西文明关系论战等总要论题的回应。最后,汪晖教授提出,此处鲁迅的意义并非提供一个标准,而在于给予一种重新理解历史和现实,理解历史动力,判断混乱世界中的是非、判断不同的人在历史中的位置等问题的叙述方式。

讲座结束后,杨念群教授在评论和总结中着重强调了汪晖教授文史互参的研究方法对当下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在场的听众也就“文学与史学的关系”以及汪晖教授近几年较为关注的抗美援朝战争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图/文   黄娟    孔勇)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