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戴逸学术馆在江苏常熟开馆 朱信凯副校长出席
来源:huheng 作者: huheng 点击数: 0

10月28日,以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一级教授戴逸先生命名的“戴逸学术馆”在江苏省常熟市落成开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出席并代表学校致辞。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共常熟市委员会、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

朱信凯代表学校对“戴逸学术馆”在戴逸先生家乡、美丽的常熟落成开馆表示祝贺。他表示,戴逸先生是国之瑰宝,桃李天下、著作等身,不但为学校带来众多荣誉,还积极参与、组织和在学术上领导了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工作。他呕心沥血,为国修史,为我国的史学研究和纂修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信凯指出,知古鉴今是历史学的重要使命,戴逸学术馆的落成显示出常熟市具有与时俱进的魄力和独到、长远的人文眼光,不仅会极大推动清史研究的发展,也会为常熟地区文化建设增添新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清史研究所将全力支持戴逸学术馆未来的发展,并为常熟这个江南福地的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表示,戴逸先生是中国当代少有的贯通清代前后期历史的清史研究大家,清史也是他毕生研究的专业领域,今后学术馆的发展应该把清史的普及和宣传作为重点。他认为,要尽可能多收集收藏戴逸先生以及国内清史学家学术著作的相关文献、手稿、记录、照片等,并逐步形成自身馆藏特色,铸就地方文化品牌。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梦溪表示,戴逸学术馆在常熟落成后,可以围绕戴先生研究的领域范围以及关注的问题,与常熟本地文化、历史研究具体结合起来,借此开展学术活动,把戴逸学术馆打造成为一个文化的集散地、文化的交流场所。

据了解,戴逸学术馆位于江苏苏州下辖常熟市区,距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约50公里。学术馆由原民国时期所建常熟县立图书馆改建而成,是戴逸先生年少时常来读书的地方。该馆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主楼一层为开放式阅览室,现存戴逸先生提供的藏书一万五千余册,还有个人档案资料、照片、手稿、清史编纂档案、书画等;主楼二层为“戴逸与清史纂修工程”专题展览陈列,分八个方面展示戴逸学术经历和重大研究成果;左右厢房辟有研究室、档案室及办公室等,是集专题图书资料收集保管阅览功能、展示陈列宣传功能和清史研究学术交流功能为一体的学术机构。戴逸学术馆的落成不但会成为人文荟萃之常熟的一张崭新文化名片,而且,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史学底蕴也会藉此在江南地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