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戴逸先生为研究生讲课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5

       

    2011121早晨8:00,寒风料峭,在明主楼308教室的历史学院全院研究生基础课《中国古代史研究》课堂上,满头银发的戴逸先生,精神矍铄地登上他熟悉的讲台。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今天的专题讲座是‘雍正即位考’,这是一个在学术界争论很大的问题。我想以此为例,告诉各位同学在历史学研究中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上课铃一响,戴逸先生就侃侃而谈起来。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戴逸先生,是我国清史学界的泰斗,目前他正主持国家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清史纂修工作。虽然年高任重,工作繁忙,且并无教学工作量的要求,但他一直认为,自己作为人民大学的一个教员,讲课是其职责所在,所以经常主动要求上课,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

    “中国古代史研究”是历史学院全院学生的基础课。这是一门讲座性的课程,聘请校内外的一些知名专家,每周讲座一次,每次3课时,按照断代和专题排列,给研究生讲授最前沿的一些学术动态。得知这门讲座课后,戴逸先生主动表示希望到这个课堂上给研究生做一次讲座,介绍一下自己最近的一些研究心得。

    戴逸先生对课堂纪律也非常重视。考虑到时值初冬,天气寒冷,而戴先生又住在铁一号,原本想向学校主管部门打报告、适当调整一下讲课时间,稍晚一点讲,且只讲一个半小时足够。但戴先生却坚决不同意,他强调上课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遵守学校的课堂纪律,不能有任何特殊。最终,在750分,他准时来到课堂。当戴先生拄着拐杖走进课堂时,同学们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虽然对“雍正即位”问题早已了然于胸,但为了上好这堂课,戴老师还是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他认真准备好了讲课提纲,经过修改、打印后,提前三天发给了所有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他把前沿成果、观点争论、主要史料来源等都讲述得非常明晰。最后,当9:30的下课铃响时,他正好讲完,时间掌握得也恰到好处。

    对雍正即位问题,史学界争论已久,主要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雍正帝是合法即位,另一派认为是夺位,即雍正帝原来并没有被确定为合法继承人,是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才夺得帝位。戴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持“夺位”观点,这种坚持已有二三十年之久。不过最近,他在主持《清史·通纪》的过程中又掌握了新的材料。

    “总之,通过雍正帝本人很多前后矛盾的上谕,以及在即位后大规模的杀戮,我认为是夺位。当然,有些学者认为我的观点一定程度建立在推论基础上,也希望各位同学批评。但大家要知道,当雍正帝当皇帝后,他必然会把官方记录中对他不利的东西统统删掉,现存的实录、档案实际上都已经过修改了。所以同学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一定要有一种鉴别的意识,不能仅以官方史料为是。”

    那天的课堂上,座无虚席,很多未选此课的学生也专门过来听讲,包括一些博士研究生。下课后,同学们都拥到讲台上,请戴先生签名、合影,以表示对这位老教授发自内心的尊重。

(文:刘文鹏)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