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刘小枫教授讲座:“施特劳斯论修昔底德史学”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5-04

 

    419,史学前沿讲座在公教一楼506室举办,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刘小枫教授,由杨念群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刘小枫教授长期活跃在思想界与理论界,在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尤其是古典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获得过海内外的广泛认可。此次讲座题目是施特劳斯论修昔底德史学,主要探讨了施特劳斯在重新解读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探寻其与希腊城邦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差别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发现了一种与城邦哲学具有不同表达形式但有共同精神内涵的城邦史学,进而探讨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古典史学与希腊文明传统的品质,西方古典城邦史学与当代以兰克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新史学之间的差异。

    施特劳斯在三篇重要文章中展开了自己对城邦史学的论述,尤其在《城邦与人》第三章中的论述最为提纲挈领。在施特劳斯看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中所涉及的问题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之间有着某种分离与聚合的关系。其关联之处在于都从城邦政治体这一特殊政体形式出发思考人类的问题,其差异则在于,《理想国》等政治哲学作品是以道德理想形式来书写历史(苏格拉底的历史),而《战争史》则是以权力和自然秩序为原则来书写历史。史家与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政治参与的理解不同,他们只关注现实,而不去追寻道德理想形态。城邦哲学与城邦史学之间的这种张力正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在张力。

    刘教授还借助施特劳斯的文章对当代实证主义史学提出了批判,认为以17世纪后期波舒哀的《世界通史》为标志,现代史学不再关注城邦生活方式,不再参与对某种特殊政治体的讨论,而是进行一种对普遍生活方式的叙述。修昔底德那种融合修辞、诡辩、对话为一炉的写作方式被一种普遍化的历史进程描述所取代。现代史学不再像传统史学一样爱智慧、讲原则、重道德,从此与哲学分道扬镳,从根本上瓦解了古典人文主义的政治关怀和历史写作的功能。

    当代史学的碎片化趋势在过去20年里常为学界所诟病,然而大部分攻击都没有抓住关键。中国史学界在20世纪对传统史学的颠覆、破坏是否真如世纪之初新史学主张所畅想的那样尽如人意呢?施特劳斯对古典政治哲学复兴的号召在当代西方已有颇多回应。施特劳斯古典史学的解读是否会引发学界进行更多的思考呢?我们拭目以待。

(文:清风学社)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