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西方人与清代宫廷”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2

   

    为深化与扩展清代中西关系和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合作,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北京举办了“互动与交流:西方人与清代宫廷 (1644-1911)”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会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黄兴涛教授、旧金山大学利玛窦研究所所长吴小新教授主持。清史研究所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成崇德、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钟鸣旦任大会主席,并在开幕上致辞。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来自中、美、英、法、意、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瑞士、港、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以汉语和英语为会议语言,围绕“西方人与清代宫廷”间的政治、外交、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艺术等的诸多领域做了深入细致的阐释与论辩。会议关注的对象既有清宫的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及慈禧等皇帝和帝后,又有来华的传教士、外交使节、公使夫人等;会上既有对于旧问题的新探讨,又有新论域的再开拓;既有对有关档案、资料的最新披露,又有旧材料的重新解读;既探讨了西学东渐,又讨论了中学西传。在研讨中,学者们不仅更多地了解了当时清廷对“西方”的“反应”,通过这种“反应”也得以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清朝的特征和西方的特性。

       

    本次讨论会得到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北京中国学中心、圆明园公园的协助,在北京中国学中心以及圆明园公园也设立了会场,特别是安排在圆明园公园举行中西绘画、园林设计、宫廷音乐等议题讨论,别出心裁,使学者们走进了“历史”,进行着今昔间的“交流与互动”。

     

    “西方人与清代宫廷”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跨学科研讨西方人与清代宫廷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创造了条件。学者们通过在多个领域的深入探讨,重新描绘了清代中西相遇的历史图景,并对那段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008.10.20

~~~~~~~~~~~~~~~~~~~~~~~~~

附:与会人员名单
Ann Mary HARRINGTON(美国) 
Arup VARMA(美国) 
Beatriz PUENTE-BALLESTEROS白雅诗(西班牙) 
Bianca Maria RINALDI(奥地利) 
Cao Wen曹雯(中国)  
Cao XinYu曹新宇(中国) 
CHEN Xiang陈香(中国) 
CHEN Xin陈鑫(中国) 
Cheng ChongDe成崇德(中国) 
Christopher HANCOCK(英国) 
CHU Pingyi祝平一(台湾)  
Daniel BAYS裴士丹(美国) 
Daniel Ross(美国)  
David WANG(美国) 
Dong JianZhong董建中(中国) 
Fred FOSNACHT(美国) 
Fred LaMar KNISS(美国) 
FUNG Kam Wing冯锦荣(香港) 
Gao WangLin高王凌(中国) 
Han Qi韩琦(中国) 
Huang XinTao黄兴涛(中国) 
Jim GRADOVILLE(美国) 
Jodi Rhea Bartley EASTBERG斯当东(美国) 
John FRENDREIS(美国) 
John PELISSERO(美国) 
Kan HongLiu阚红柳 (中国) 
Kristina KLEUTGHEN李启乐(美国) 
Laura Elaine HOSTETLER河罗娜(美国) 
LI Jing李静(中国) 
LIN Ruiqi林瑞琦(中国)  
Lina LIN林莉娜(台) 
Liu Lu刘潞(中国) 
Louis GENDRON詹德隆  
MA Zhongwen马忠文(中国) 
MAO Liping毛立平(中国) 
Marco MUSILLO(瑞士) 
Mark Anton ALLEE艾马克(美国) 
Mark RAPER(美国) 
Mark Stephen MIR马克文(美国) 
Melissa DALE戴懿华(美国) 
Michael GARANZINI(美国) 
MING Xiaoyan明晓艳(中国) 
Minghui HU胡明辉(美国) 
Nancy PARK朴兰诗(美国) 
Nicolas STANDAERT钟鸣旦(比利时) 
Noah SOBE(美国) 
Patrick BOYLE(美国) 
Ron ANTON让安东(美国) 
Sun Zhe孙喆(中国) 
Theodore GABRIELLI(美国) 
Thierry MEYNARD梅谦立(中国) 
WANG Bin王镔(中国)  
Wu BoYa吴伯娅(中国) 
Wu XiaoXin吴小新(美国) 
XU Siyan徐思彦(中国) 
Yang HuiLin杨慧林 
Yang NianQun杨念群(中国)
Ye BaiChuan叶柏川(中国) 
YIN Wenjuan尹文娟(中国) 
Zheng JinYang郑锦扬(中国) 
ZHOU Pingping周萍萍(中国) 
Zou ZhenHuan邹振环(中国)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