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村田雄二郎先生受清史研究所之邀,于3月10日下午在清史所会议室进行了一场题为“近年来日本晚清对外关系史研究的概况”学术报告。清史所领导黄兴涛、杨念群、夏明方以及何瑜、张永江、潘向明、董建中、刘文鹏、牛贯杰、阚红柳、毛立平、刘贤、曹雯等多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村田先生主要围绕日本学界对朝贡体系认识的演变,把日本晚清中外关系史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以前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的过渡模式、1980年代以后兴起的亚洲中心论以及晚近学者对朝贡贸易体系论的批评与反思,并分别介绍了各阶段的代表性学者及论著,从宏观上展示了日本学者对晚清中外关系的研究历程。
报告引起了在座师生的热烈反响,何瑜、潘向明、曹雯、牛贯杰等老师先后对报告中提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一些争论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图/文:李静)
~~~~~~~~~~~~~~~~~~~
个人简介
村田雄二郎,1957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1982)。1982年到1984年作为高级进修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1986年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教。曾任东京大学教养学部讲师、副教授,2004年起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1990年到1991年任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讲师。1999年到2000年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已从事(1)近代中国的国语民族主义,(2)20世纪中华民族主义的话语的分析,(3)现代中国的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宗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主要著作有《汉字圈之近代——语言与国家》,共同编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版,《从〈妇女杂志〉看近代中国女性》,编著,研文出版2005年2月版,《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清末中日关系史新探》,(中文),合著,巴蜀书社2004年版,《在东亚的公共知识之形成》,共同编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03年版,《东亚的思想关联——围绕清末中国的“宗教”概念的接受》,载三谷博编:《东亚的公论之形成》,东京大学出版会2004年版,《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中文),载《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5期,《作为20世纪系统的中国民族主义》,载《现代中国的结构变动与民族主义——从历史来探讨》,东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版,“Chinese Nationalism and Modern Japan : Imita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ubjects”, in Nation-State & Empire, 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51, March 200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