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         老师、同学: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清史研究所学生学术社团——清风学社的关心和支持。 清风学社将于2010年1月9日上午9时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二报告厅举行“第六届青年学者论坛”,竭诚邀请清史学界专家学者莅临赐教。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青年学者论坛”,是清风学社例行性两年一度的学术性讨论会,旨在加强清史所师生与兄弟院校同仁的学术交流,以促进新生代学者成长。本届论坛主题为“多元视野下的国家、社会及其近代转型”,讨论范围包括:明清以来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生态环境、中外关系、边疆民族及相关理论方法等内容。 欢迎拨冗出席,期盼您对参会论文给予评议。 专此。敬颂 冬安!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 风 学 社                                                      2009年12月25日 ~~~~~~~~~~~~  会议议程   一、会议日程安排   
 
| 日期 | 时间 | 会议内容 |  
|                             1月9日 上午                               |   8:20—8:50 | 与会代表报到 地点:逸夫会议中心二楼第二报告厅 |  
|               9:00—9:40 | 大会开幕式 地点: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王 康    (清风学社社长、清史研究所2008级博士) |  
| 1.主持人宣布开幕并对会议进行说明 2.与会专家致辞 孙家洲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成崇德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前所长) 黄兴涛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 |  
| 9:45—10:10 | 逸夫会议中心楼前   与会人员集体合影留念 |  
|         10:15—11:50   (每人报告15分钟;后20分钟自由提问)         | 大会主题报告 主持人:王 康 1.题目:《清史稿•地理志》纂修考 报告人: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题目:从制订与修改商业规程看清代重庆的商业活动   报告人:周琳(清华大学历史系) 3.清帝国西征与皇权的变奏——以战争动员为中心     报告人:王志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4.天桥“平民住宅”及其制度构建   ——民国时期北京城市住房保障的尝试 报告人:唐 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秘书局) 5.题目:政治文人的鲜明写照——读徐世昌《韬养斋日记》 报告人:王学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   12:00—13:00 | 午 餐  (中区食堂二层 ) |  
|                     1月9日下午                       |             14:00—16:30         | 分组讨论  |  
|   第一分会场  (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时 间: 14:30—16:30 |  
|   第二分会场  (清史研究所会议室 人文楼四层) 第一组 时间:14:00—15:10  第二组 时间:15:20—16:30 |  
|   第三分会场  (历史学院会议室 人文楼三层) 第一组 时间:14:00—15:10  第二组 时间:15:20—16:30 |  
|           16:40—17:20         | 大会闭幕式 (地点: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王康 1.与会代表总结汇报 第一分会场:刘凤强 第二分会场:桂 涛 2.致闭幕词:杨念群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 夏明方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 3.主持人宣布大会闭幕 |  
|   17:40—— |   欢送与会代表及清史所联欢晚宴 (地点:贤进楼二层 教授餐厅) |    
 
 
 
 
 
 
 
 
   一、    分组讨论议程   第一分会场: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时  间:2010年1月9日14:30—16:30 主持人:胡 恒(清史研究所08级博士) 
 
| 报告人 | 题 目 | 评议人 |  
| 黄忠鑫 | 两种江户日本文献所见清代海外贸易人群 | 周  琳 |  
| 刘凤强 | “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四库馆臣的潜规则 | 王学斌 |  
| 董  杰 | 薛凤祚三角函数造表法与清初会通思想转变 | 唐  博 |  
| 罗  玮 | 明代的蒙元服饰遗存考——兼及对清代服饰的影响浅谈 | 刘凤强 |  
| 赵圣涛 | 乾隆后期清水教的教义及衰亡过程 | 李  振 |  
| 李  振 | 程朱理学与压迫传统社会妇女的罪魁祸首 | 董  杰 |  
| 赵容俊 | 从明清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 | 赵圣涛 |      第二分会场:清史研究所会议室(人文楼四层) 
 第一组 时  间:2010年1月9日14:00—15:10 主持人:桂  涛(清史研究所08级博士) 
 
| 报告人 | 题 目 | 评议人 |  
| 连振斌 | 锡良与庚子山西保卫战 | 姜  峰 |  
| 毕晓莹 | 近代美南浸信会在山东活动的一曲变奏曲——高第丕的另立门户 | 陈  鹏 |  
| 姚春敏 | 清代山西村落公共设施的空间排布研究:以晋南闻喜东颜村为例 | 连振斌 |  
| 姜  峰 | 民族英雄自杀后社会意义的赋予 ——以邓世昌自杀情景的建构为中心 | 姚春敏 |          第二组 时  间: 第二组 2010年1月9日15:20—16:30 主持人:李二苓(清史研究所09级博士)  
 
| 报告人 | 题 目 | 评议人 |  
| 袁  野 | 论日本对清末中国教育变革的影响——以农业教育为中心的探讨 | 杨 豪 |  
| 张公政 | 事变与世变——日俄战争后中国对东北地区善后策 | 丁德超 |  
| 丁德超 | 民国农村合作事业初探——以河南省为中心的考察 | 吴佩林 |  
| 吴佩林 | 地方习俗与国家介入——清末官制婚书之推行 | 张公政 |  
| 杨  豪 | 回顾与思考——近代中国乡村社会分层研究述评 | 袁 野 |      第三分会场:历史学院会议室(人文楼三层) 
 第一组 时  间:2010年1月9日14:00—15:10 主持人:王志强(清史研究所08级博士)  
 
| 报告人 | 题 目 | 评议人 |  
| 杨  帆 | 归绥诸厅性质刍议——以相关方志、政书为中心 | 张 炜 |  
| 张永帅 张  炜 | 致用史观与冯家昇的边疆史研究 | 刘少华 |  
| 刘少华 | 明清时期山东私修方志述论 | 杨 帆 |  
| 张  敏 | 试析羁縻思想之嬗变 | 谢建东 |      第二组 时  间:2010年1月9日15:20—16:30 主持人:密素敏(清史研究所09级博士)  
 
| 报告人 | 题 目 |     评议人 |  
| 贺江枫 | “五·二〇”学潮国民政府对策之研究 | 古胜红 |  
| 桂  涛 | 阶级斗争——20世纪中国革命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 贺江枫 |  
| 王  蕾 | “民众”的变迁——“五四”社会史意义再阐释 | 桂  涛 |  
| 古胜红 | 过渡时期与地理常识——胡适首次赴美的时间问题 | 王  蕾 |  
| 王东仓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事业 | 覃婷婷 |  
| 覃婷婷 | 1937年的贵州旱灾与救济 | 王东仓 |      大会闭幕式(16:40—17:20  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晚 宴(17:40——贤进楼二层  教授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