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初夏,端午佳节之际,又一届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离开清史所。离别总是带有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为了给即将远行的学子们送行,由清风学社主办的2015年清史研究所师生座谈会于6月23日下午在人文楼四层大会议室召开。
当天下午,夏明方、黄爱平、陈桦、杨念群等十多位老师以及2015届毕业生共40余人欢聚一堂。毕业生们回顾了在清史所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表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忐忑,老师们则给他们送上了衷心的祝福。
硕士生方玥首先发言,他表示,来清史所之初,自己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但经过三年的磨练,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之下,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很欣慰自己没有辜负在清史所的时光。彭雪梅是2012级硕士班班长,她表示,来清史所最大的收获是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清史所老师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学习、工作态度,教会了她如何对待学术,如何对待人生。她还说,2012级硕士班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班集体,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们互相帮助,相处融洽,留给了她许多美好的回忆。徐伟同学则不仅表达了对三年生活的感慨、离别的不舍,还表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即将踏出校门、迈上工作岗位的忐忑不安。
博士生余燕飞总结了自己对清史所老师们的三个难忘,难忘清史所老师们的平易近人,难忘清史所老师学术含量高而又给学生以发挥空间的课,难忘在自己压力最大、最艰难的时刻,老师们的真切鼓励。韩祥表示,在清史所渡过了七年求学生涯,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专业,成为了一名高校历史教师。他还指出,在清史所的这几年,让他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培养出踏实、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态度。
在听完毕业生们的谈话以后,老师们纷纷给予语重心长的教诲和衷心的祝愿。杨念群老师指导同学们如何应对初入社会的各种挑战,他鼓励大家要有充分的自信,认为历史是“无用之用”,总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成为大家终身的财富。陈桦老师则认为,历史是“有用之术”,可攻他山之石。他表示很高兴看到毕业生们阳光、活泼的精神面貌,赞扬他们代表了一个蒸蒸日上的时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2012级博士班班主任廖菊楝老师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与同学们一起去承德考察的点点滴滴,她希望同学们毕业以后时刻记得清史所,常回家看看。
在大家的谈话声中,不知不觉走过了两个小时,本次座谈会也接近尾声,同学们和老师依依惜别。祝福2015届毕业生一帆风顺,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