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应邀到我院做学术报告
来源:清史所 作者: 清史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5-14

201549日下午两点,耶鲁大学经济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应邀做客人大“史学前沿”讲座,在人大第四教学楼303教室做了一场题为“文明变迁的风险逻辑——量化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夏明方教授主持。

1.png

    陈志武先生现任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曾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华尔街》、《货币》学术总指导。陈教授的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金融经济学、金融社会学、制度与市场监管、资本市场、资产定价和投资管理、金融与文化、金融经济史等。近十几年,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以及世界经济、文化的变迁与金融市场等方面。他也是过去两届量化历史讲习班”和“量化历史研究年会”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

在讲座中,陈志武老师指出,人类历史就是跟风险抗争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面临着各种风险,于是人们就想出各种方法来降低风险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第一种办法就是迷信。迷信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当我们无法知道灾难发生的原因又不得不去面对灾难时,它能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这种面临不确定性时心理上的诉求,或多或少解释了现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烧香拜佛的行为。

第二种对抗风险的办法则是依靠技术进步。他以农业的产生为例,极精彩地解释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狩猎-采集转变为定居农业,为什么首先产生农业的地区是在温带地区,为什么即使在定居农业开始时人均生活水平下降,人们还是会选择定居下来?这主要是由于温带地区气候条件季节性差异大,依靠狩猎方式所取得的食物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在较好的季节,人们的食物供给十分充足,可能远远好于定居农耕的生活水平,可是一旦换了季节,食物供应就会减少,这时人类会面临严重的食物短缺。而定居农业则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食物供给,并且这些食物可以储藏,这样就可以应对季节性食物供给变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

第三种对抗风险的方式,是通过社会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原始社会婚姻制度带有母系社会的特点,这种制度安排是与原始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中,男人经常外出打猎或者征战,死亡率高达25%30%,显然以男性为主建立家庭制度比以女性为主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母系更具稳定性,也就更有利于后代的生存繁衍。中国的儒家文化也起到了在家族内部分散风险的作用。另外,高利贷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使面临风险冲击的人们不至于铤而走险去犯罪,而是能够继续做好人。

随后,陈老师还举例说明现代金融制度的产生对降低风险的巨大作用。最后他总结认为,从风险角度理解人类文明变迁很有帮助,人类的历史就是与风险博弈的历史,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类应对风险手段的进步史。过去的很多研究主要关心各种经济变量的平均值,而很少考虑到这些变量的波动性。

2.png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老师同学们就“一妻多夫”制、量化历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的历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提问,陈老师一一作答,约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