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在沈阳举行开题报告会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0
 

3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刘凤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沈阳宁山大厦召开。该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申请,于201411月初正式获得国家立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化厅、沈阳市文物局、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沈阳大学等单位近40位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夏明方教授主持,沈阳市文物局宋振虹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姜万里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辽宁省文化厅郭大顺研究员、沈阳故宫博物院姜念思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玉兴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杜家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小萌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赵志强研究员担任评审专家。

沈阳市文物局宋振虹局长在致辞中表示,盛京城在清代具有重要地位,相信刘凤云教授团队会将这一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沈阳市文物局一定会对项目大力支持。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表示,本项目关注清代考古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这一领域学界关注较少,对推动两个学科交流具有示范意义。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姜万里研究员回顾了本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表示将与清史所积极沟通,精诚合作,努力将这一研究做深、做好。

项目首席专家刘凤云教授从研究综述、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研究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研究规划等方面对课题做了系统介绍。课题顾问滕绍箴研究员发言表示,期待课题组的各位研究者认真投入、积极关注学术前沿,在微观研究基础上做到理论创新。子课题负责人赵晓刚研究员、刘文鹏副教授分别从考古和文献两方面汇报了工作计划,并就工作的难点向评议专家征求指导意见。

与会专家在听取项目组报告之后,对课题的选题和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等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分别从清史和考古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操作思路。郭大顺研究员和姜念思研究员结合当前具体情况,强调以历史文献为线索,结合调查、勘探、测绘与口述历史等方法,对盛京城进行更深入的考古工作,指出对满族历史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国家构建等理论问题。张玉兴研究员、刘小萌研究员、赵志强研究员、杜家骥教授、徐凯教授从历史学如何积极吸取考古成果、如何加强各子课题的内在联系、文献资料的搜集与使用、如何与相关学术前沿对话等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此外,专家们一致要求切实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田野考古实践与史学理论的有机结合。项目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的建议,表示将把这些建议落到实处,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深入挖掘盛京城的历史文化意义,努力做出一项质量过硬的研究。

 

(清史所 江晓成、张一弛供稿)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