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 1、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计划库必须于3月底前核对和提交完成,学位办以提交的答辩计划库为准,逾期不接收答辩计划库之外的人员申请学位;对已列入答辩计划库,但在规定时间内无故不参加答辩的人员研究生院将给予网上公示,并对相关学院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批评和警示。
2、答辩计划中应包含本学期拟答辩的留学生人员信息。
3、各学院提交分会审议的材料应准确无误,应包含本学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所有人员材料。未经分会审议的申请材料,不予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4、硕士学位论文正文应与中外文摘要合订在一起。
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声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报答辩计划。
时间:开学至3月25日止。
内容:进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硕士(或进入同等学力、专业学位)→学位→答辩进程管理,选择本学期拟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人员,核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院系所名称、专业名称等内容(须更改的内容,应送信息科(科研楼B座201房间,电话:62519009),审核后统一处理)。
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信息系统中有关《答辩进程管理》的内容。应尽量保证计划的准确性,计划一经确定,系统不接受更改。
二、准备学位申请材料。
时间:报答辩计划后。
内容:领取论文封面,组织打印论文;下载学位申请书、论文评阅书及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组织学位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
要求: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审查工作由学院和研究生院两级完成。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提交综合办审核通过的《在职人员课程考试成绩单(含科研完成情况)》,并提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经学位办审核认可后,领取学位论文封面,下载三份论文评阅书及评阅评分表、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
按照规定,同等学力人员的论文评阅人应不少于3人,且必须为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人员,其中至少应有一位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同等学力人员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少于5人,应由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人员担任,其中至少应有3人为研究生导师、至少应有一位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
2、双证硕士研究生及专业硕士研究生,其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审查工作由学院一级组织完成,研究生院负责监督和抽查。学院教务秘书应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工作程序和要求切实完成好此项工作。
双证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若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参加论文评阅或答辩,其人数应不超过论文评阅人或答辩委员会成员的1/2,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的专家担任。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按照有关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规定开展。
3、论文评阅人至多有一人可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申请人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或答辩委员会成员。
4、学位论文应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的撰写和印制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应包括:封面、扉页、声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几个部分。
三、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5月22日前完成答辩工作。
内容:下载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记录封面、选票,领取答辩记录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要求: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至少需在答辩前三天提交申请材料,包括:装订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填写完整的论文评阅书及评分表、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经学位办审核认可后,下载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答辩记录封面、授予学位审核表及选票,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2、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程序》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并认真做好答辩记录。
3、授予学位审核表中的“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应填写正确,“出生日期”须填写到“日”,必须与“身份证号”相一致。
四、组织分会讨论,报分会材料。
时间:5月25日至5月29日
内容:各分会秘书组织召开分会并将填写完整的分会决议及审核表交学位办。
要求:
1、各学院教务秘书应主动与分会秘书联系拟开会时间,提交需审议的材料。
※ 2、分委员会成员实际到会人数达到分委员会成员数的2/3以上(含2/3)本次分委员会会议有效,否则视为无效(不可代投票)。
五、学位报盘。
要求:
1、报盘工作应尽早准备。所报盘中不能出现空项,应按“学位信息报盘录入要求”组织开展此项工作。详细内容将另行通知。
2图书馆所需的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实行网上提交,提交的地址:http://www.lib.ruc.edu.cn/(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网址)。提交成功后将收到提交回执,不在网上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的人员,学校将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办公室
2009年2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