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史学前沿”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
主持人:黄兴涛 夏明方
协办: 清风学社
时间: 每周四下午2:00-4:30 地点: 公共教学四楼4201室
周次
|
教师姓名
|
工作单位
|
题 目
|
时间
|
1
|
李伯重
|
清华大学
|
永远的“新史学”
|
2月23日
|
2
|
包伟民
|
中国人民大学
|
历史观察的思维方式——从宋代城市史研究说起
|
3月2日
|
3
|
梁涛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荀子人性论新探——论荀子的性恶、心善说
|
3月9日
|
4
|
绪形康
|
日本神户大学
|
晚清中国对走向现代文明国家之双重方案
|
3月16日
|
5
|
邱仲麟
|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晚明以来北京旅行资讯的变迁
|
3月23日
|
6
|
乌云必力格
|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
|
东西交通与蒙古的“星者”及其演变
|
3月31日
|
7
|
李梅田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古丧葬模式与生死观的演变
|
4月6日
|
8
|
萧延中
|
华东师范大学
|
孟子、卢梭与毛泽东——史华慈关于“文革”性质的思想史洞察
|
4月13日
|
9
|
刘后滨
|
中国人民大学
|
史实与史识:李唐皇室家世书写再议
|
4月20日
|
10
11
|
章永乐
王希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
国际体系与宪制变迁:以康有为为例
美国史研究与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塑造
|
4月27日
5月11日
|
12
|
何平
|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
不完全财政、多元货币体系与清代国家治理的衰颓
|
5月18日
|
13
14
15
16
|
薛凤
彭刚
王巍
孙江
|
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
清华大学
中国社会科院考古所
南京大学
|
《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主题演讲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历史阐释问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我见
历史认识论的“转向”与中国新史学
|
5月25日
6月1日
6月8日
6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