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与清史研究”学术工作坊
会议议程
5月28日
9:00-10:00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主持人:朱 浒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
欢迎辞:祁美琴
《清史研究》主编
主旨报告:
李中清(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代缙绅录数据库及相关研究
10:00-10:20合影及茶歇
10:20-11:50(每人报告时间20分钟,每组自由讨论及回应30分钟,以下各组同)
主持人:朱浒
1、席天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从满汉官员选任看清帝国的政治权力分享体制
2、郝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的姓氏、籍贯和长期代际流动性(1645-2012)
3、管汉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欧洲和大分流:基于历史国民收入核算的研究
自由讨论及回应
午餐
13:30-15:20 数据与经济史研究(一)
主持人:彭凯翔(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1、张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官方贸易主导下的清代西北地区市场体系的形成
——兼以GIS辅助分析方法
2、袁为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传承与变迁:清至民国时期的工业布局问题初探
3、武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出口地理集中度的近代中国茧绸贸易研究
4、王晗(苏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数据化标准问题——以清代蒙陕农牧交错带环境变迁为例
自由讨论及回应
15:20-15:40 茶歇
15:40-17:30 数据与经济史研究(二)
主持人:张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
1、彭凯翔(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利率史初探(1650-1950)
2、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晚清上海道契与现代城市兴起
3、李楠(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近代太平天国战争的人力资本影响:基于历史自然实验方法的考察
4、路伟东(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CHGIS数据模型与千年尺度完整时间序列空间基础数据——以1912-1949县级治所点数据为例
自由讨论及回应
晚餐
5月29日
8:30-10:20 数据库建设与清史研究
主持人:萧凌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徐力恒(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的清人资料:数据建模、数据整合和数据积累
2、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数据化与文本挖掘:以《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为例
3、申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数据库设计理念之源流——以史料整理和史学研究辅助工具发展为视角
4、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资料库建设与清史研究
自由讨论及回应
10:20-10:30 茶歇
10:30-12:20 GIS应用与清史研究
主持人: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胡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GIS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2、白璧玲(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清史研究
3、潘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清代黄河管理制度研究与“数字历史黄河”
4、萧凌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煮赈、治安与动乱:晚清华北平原水旱灾害中政府与难民
自由讨论及回应
午餐
14:00-16:10 主旨报告及清史所在研数据库介绍
主持人:林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4:00-14:40 主旨报告:陈志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清代命案率历史:另一种东西方大分流?
14:40-16:10 清史研究所在研与数据相关项目介绍:
1、华林甫主持《清史地图集》(2012年社科重大项目,华林甫介绍)
2、夏明方主持《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2013年社科重大项目,赵琬一介绍)
3、黄兴涛主持《清末民国社会调查数据库建设》(2014年社科重大项目,林展介绍)
16:10-16:30 茶歇
16:30-18:00 圆桌讨论
所有与会人员(胡恒主持)
闭幕致辞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清史研究》编委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