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学界动态 >> 新书评介 >>
《春江水暖: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1980s-2010s)》一书出版
来源:思想史 作者: 思想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12


出版資訊

   名:《春江水暖: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1980s-2010s)》

   者:呂芳上主編

出版社:世界大同文創

出版年:2017

 

 

春江水暖:兩岸近代史研究交流三十年—代序/呂芳上


 

1987年,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治有了重大變動,改革開放、解嚴、兩岸關係破冰,迄今三十年,不論在政治、經濟、社會、學術文化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果說此前的三十八年(1949-1987)兩岸用「比鄰若天涯」來形容,並不為過,此後的三十年,說「歷盡劫波兄弟在」也屬實情。儘管如此,過去歲月中以近代史研究圈子為例的學術交流,我們有過卻步掙扎、互相交鋒的「老對手」經驗,也有過熱情洋溢、切磋互助的「老朋友」情懷,「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大時代中,我們都有自己的小故事,值得一記。

 

 

 

1895年,清廷把臺灣割讓給日本,半個世紀「日化」臺灣,分隔之後確使兩岸人民生疏:二戰後短暫的「回歸」,隨即對峙近四十年,不能不說埋下雙方政治、社會、文化的幾許落差。小時候,我住在中壢鄉下,常聽到父執輩聊天說起日據時期,漫長被日本統治經驗,二戰後期盟軍轟炸臺灣,接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又有中國內亂的感受,他們常仰望天際的雲彩,希望看到「龍蛇相會」和平影像的到來。顯然現實的政治,離他們很近又很遠。

 

1950年代初,我讀國民學校,六年間只買過兩雙「中國強」的球鞋,只有校慶、運動會時,才由家裡拎著鞋走到校門口的水溝邊洗腳穿上,我們窮得快樂。校門的圍牆上漆著「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斗大白字,我們同學還議論「朱」是不是寫錯了。60年代讀高中、大學,鄉下的貧家子弟,不會如城市年輕哥兒,有能力置備短波收音機偷聽「東方紅」,冷戰下,肅殺、八股是時代的氛圍,這時過癮的事是閱讀李敖潑辣的文字,給人「突圍」的快感。這也難怪臺灣出國的留學生一踏出國門,便爭相閱讀唐人(嚴慶澍)的《金陵春秋》,加入反政府的行列。70年代初,我讀研究所時,大學部開設中國現代史必修課,政府顯然引導學生要知曉反共之道,但近現代史研究生選題有技巧,多半知道學術有「禁區」,心中有「警總」,臺灣史、中共史均屬「險學」。現在想來真有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感慨,那是冷戰時代的特色。

 

1980年代初,我寫學位論文,對1920年代特感興趣,稍後意識型態逐步鬆綁,臺灣五四研究浮現,我很想知道國民黨人對五四的反應,這時苦於資料短缺,特別是上海報刊。很巧的是這時候澳洲國立大學研究生,後為知名的中國史家費約翰(John Fitzgerald)與夫人——知名的揚州研究學者安東籬(Atonia Finnane)來臺訪問研究,他說可以幫忙,接著就促成了我以「自由中國」的黨史會《革命文獻》全套70輯交換「匪區」所藏1919-1923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影本的「壯舉」。背後是南大張憲文教授與我的學術「私流」,大約幾年後我們才真正有機會見面。費約翰成為兩岸交流的「白手套」,這樣透過第三國學者完成的「流而未交」的學術互助方式,大約可算是兩岸學術正式開放交流前的序曲。

 

1981年65日,我的日記這樣寫的,「近日收到費約翰教授引介,用《革命文獻》交換的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影本,如獲珍寶,為之大喜,知學位論文之完成有期矣,但不能聲張﹗」那時個人的心情與氣氛的確如此。

 

 

1980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換人做做看」的政黨輪替,已成共識。20161月大選結果,綠地換藍天,政權易手,馬(英九)規蔡(英文)未必隨,「畢業離校」的感覺襲上心頭,加上兩岸學術交流正屆三十個年頭,覺得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有必要作一回顧與總結,以為未來「新常態」的參考。

 

國史館乃商得中國近代史學會黃克武理事長的合作意願,決定邀集兩岸學者及史政機構合開一個既懷舊又創新的聚會,名之曰:「互動與新局: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討論會」。這個會在201641516日開成,地點由國史館禮堂,改到一條街之隔的文化大學大新館;國史館由「主辦」變「協辦」。說「開成」的原因是差一點開不成,原因仍卡在大陸的與會規定:凡出現民國紀年、國字頭機構、中央機關,國臺辦概不批准。兩岸交流三十年,此岸懼學者「傾中賣臺」,彼岸固守名分分際,問題長存,政治力無邊,令人不勝欷噓。心中嘀咕的是輕舟已過萬重山,但山前仍有山。

 

這個會議兩天十場,提出的文章有三十三篇,與會的大陸學者十四人,其中章開沅教授文章由羅敏教授宣讀。依大會規劃文章分兩類,一是個人研究領域心得及交流經驗,一是史政機構負責人說明史料典藏資訊及開放應用的想法與作法,目的均在總結經驗,提供研究便利,提出未來可能的走向。全部的文章都針對主題,是許多學者對交流現身說法,文字讀來輕鬆動人,談話報告尤其生動有趣,老中青三代學者,齊聚一堂,大有「一家親」的感覺。

 

這次的討論會,有幾個值得一記的話題:

 

(一)、19824月,芝加哥亞洲學會(AAS)三十四屆年會是兩岸學者的第一次交鋒,主角是章開沅與張玉法,主題是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抑或「全民革命」?這在章、張及陳三井教授文中,均有述及。依張憲文的說法,南京大學1985年召開了大陸地區第一個民國史研究討論會,19908月廣州的孫中山與亞洲學術討論會,第一次有臺灣學者登陸參與,兩年後19925月政大的黃興與近代中國討論會,張海鵬說這是大陸學者來臺的破冰之旅。可見到的是兩岸由敵對敵,諜對諜走向友對友,是由單向走到雙向交流的開始。

 

(二)、兩岸學術交流最大的障礙是意識型態的對立,胡適說過歷史本無色彩,多半由後人隨己意打扮。過去長期在政治對抗的情勢下,兩岸文攻武嚇,熱烈交鋒,尤其容易出現「蔣幫」、「共匪」的字眼,張玉法戲稱為「土匪史觀」。直到90年之後學界逐漸跳脫這一窠臼,章開沅主張尊重歷史、超越歷史,清除黨派互損之陳舊偏見,以恢復歷史真相為宗。王建朗主張研究歷史不以「概念」先行;楊奎松主張看檔要細緻,不只識其一面為已足;桑兵認兩岸史料互補,治史之道要先因後創,非在揭密探奇,以畛域自囿,學術會議學術化而不政治化,均有此意。

 

(三)、兩岸學術會議的召開,陸方從開始就有外在體制的杆隔,例如旗、像問題,會議不稱「國際」,機構隱沒「國立」、「中央」字眼,主辦方多半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辦法解決,中央研究院稱「中研院」,邀請函不稱國際會議,會場則一無顧慮,均是一例。90年後兩岸會議成為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紀念史學更成為特色,於是1991年辛亥革命八十年起,十年一大會,五年一小會,參加人數愈來愈多;1990年廣州以孫中山為主題的會議,臺灣學者近三十人參加,均以「探親」名義赴會,其實很多人無親可探;96年孫中山誕辰一三○年起,每十年一次的紀念盛會,兩岸輪流召開,交流聲中,不乏尖刻批評,又不失互相觀摩之效。陳三井說臺灣學者有被譏為「現代吳三桂」之虞,故多談合作少談統一,顯示兩岸一直處在「磨合」階段。另一個交流熱點是蔣介石研究,2006年蔣日記公開後,帶動兩岸民國史的研究,「檔案狂」楊天石成為蜚聲國際的蔣介石專家,楊自謂外行人的批評,使他裡外不是人,大陸有些人譴責他「美化蔣介石」,臺灣有人說他給蔣「最後的侮辱」,這些話都不盡公平。大陸破蔣研究的是陳紅民,他2007年在浙江大學率先成立「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十年有成,現已成為國際學界蔣研究重鎮。陳代表兩岸交流的中生代人馬,學術成熟,經驗老到,足以開創新局。

 

(四)、雖說兩岸近現代史研究的世代更迭已見,但這一次的會議中,前輩學者的努力是驅動三十年來兩岸交流與現代史研究的功臣,他們的遠見與功力均教人佩服。1982年芝加哥章(開沅)、張(玉法)之會,二人立基不同,所見有異,但理性的辯論,成為兩岸近代史研究學術交流的里程碑。1988年,章、張(朋園)之會,除學術造詣上相互欽儀外,從神交到相識,自初交到深交,由友情延伸到鄉情,特別令人動容。1991年,蔣(永敬)、楊(天石)之交,以文會友,一見如故。他們的相知相熟始於對1920年代中山艦事件的切磋與研究,此後楊以「面向史實,忠於史實」為務,成為蔣介石研究專家;蔣公是他的「文友」,也是學問上的「錚友」。如今蔣公九十有六,楊公也八十好幾,他們的動人故事是兩人皆為耳背所擾,但他們兩人音頻相當,談話時絲毫不受重聽之苦,堪稱史界奇蹟。

 

這次的會議還有許多專業領域的學者提出相關的交流經驗和報告,例如王建朗的外交史,豁豁大度,不忘稱道唐啟華的北洋外交研究成績;劉維開提到胡春惠生前最關注,也是培育年輕一代學者最重要的兩岸三地研究生論壇,十七屆,培植年輕史家可觀,是兩岸交流不可忽視的一環。還有吳景平的財經史、侯坤宏的佛教史、林德政的口述史運用等,均具卓見。兩岸交流中,扮演重要橋樑角色的胡適研究,歐陽哲生、潘光哲均指出:胡是兩岸三地(中、臺、美)材料與老中青三代人才,所形成跨地域、跨黨派研究的平台,前途甚是樂觀。參加會議的學者,個人往往有太多「秘辛」,如張力「聽到中國」到「看到中國」,他其實有更多穿短褲遊遍神州的軼事;張玉法、張哲郎的「潛水艇」飲酒戰,「打遍東北無敵手」的故事,一定會是流傳久遠的佳話。

 

這次參與盛會的史政機構,包括臺北的國父紀念館、國家檔案局、中研院近史所、中研院臺史所、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民黨黨史館,以及大陸地區的北京一檔館、南京二檔館、上海市檔案館、重慶市檔案館等,均排除萬難與會,一無私心,爭相獻寶,一如近史所劉佳琳、林玲君文中所言,他們致力檔案及圖書資源服務,目標是要做到「學術無國界、知識零距離、資訊無時差」的地步,他們為學術研究與交流的服務熱誠,格外令人敬佩。

 

 

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界的交流,不論在史料交換、人才交流、學術見解的辯難與共識的取得,均獲致一定的成果,正如張憲文所說的學術交流之道,不外乎是溝通、化解、消融、共識,也如陳三井所述,從「比鄰若天涯」到「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受,從土匪史觀、諜對諜到情如兄弟、四海一家親,一路走來有苦、有甜,有順境也不無逆流。

 

就交流成果看來,即使是現在也多有各說各話之處,探其原因,多半是政治的干擾。因此不因襲成見,要放棄誤區。要觀點接近,平和又真實,必得求之於史料全面開放,培養自由公開討論的風氣,熱絡的交流更是達成共識的不二法門。過去三十年的路子沒走錯。

 

這個討論集是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者以學術交流參與人、見證人身份的陳述,這一份可貴的回憶文字、口述歷史,雖吉光片羽也將成為學術交流史的重要文獻。這次交流回顧的會議能召開,應感謝中正文教基金會與世界大同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還有國史館同仁的群策與群力,這將成為我們久久的共同記憶。

 

學術乃天下公器,我們深信過去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界不斷的交流、深耕,一步一腳印推動學術研究,方能獲致可觀成果。如今,外在環境瞬息萬變,秋江水寒鴨也先知,民國史研究的遠景的確難明,即便如此,過去兩岸學界的互動過程,我們已深植互信,留下足跡,列入紀錄,我們也堅信只要兩岸學者攜手,過去歷盡劫波情更濃,今後新局的開展,榮景必仍可期。

 

吕芳上    謹誌

2017年5

 

 

《春江水暖: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1980s-2010s)》目 

春江水暖:兩岸近代史研究交流三十年—代序/呂芳上

 

第一編

專題演講

身歷其境:兩岸學術交流中的順境與困境/張玉法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

回鄉記—我與章開沅先生/張朋園

春江水暖鴨先知,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岸民國史研究交流追憶/章開沅

面向史實、忠於史實—兩岸民國史交流的原則和取得共識的途徑/楊天石

從冰凍北極到水暖春江—參與兩岸史學交流憶往/陳三井

兩岸辛亥革命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桑 

兩岸孫中山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林國章

兩岸民國人物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陳紅民

佛跡踏勘與史料蒐尋—兩岸佛教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侯坤宏

 

史料開放與應用

國家檔案之典藏應用及資源共享/林秋燕

一史館明清檔案的典藏與開放/李國榮

近代史學術資源之深耕與發展—中研院近史所檔案與圖書典藏特色與開放服務/劉佳琳、林玲君

二史館館藏民國檔案的開放與交流合作/馬振犢

國史館的典藏特色與開放應用/張世瑛

綜合座談

 

第二編

專題演講

三十年來兩岸民國史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前景/張憲文

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

跨過臺灣海峽  實現雙向交流之旅—記19925月赴臺北黃興與近代中國之會/張海鵬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與兩岸的民國史交流/周惠民

兩岸民國外交史研究的互動與發展/王建朗

兩岸胡適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歐陽哲生

海峽兩岸胡適研究的交流與展望/潘光哲

近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交流/黃克武

「兩岸三地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與兩岸學術交流/劉維開

兩岸財經檔案史料開放刊行的回顧與展望/吳景平

看見中國/張 

兩岸有關國共關係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楊奎松

彌補與強化:口述歷史採訪所見的民國史與臺灣史/林德政

兩岸臺灣史研究的交流回顧與展望/李福鐘

國史館關於兩岸學術交流的回顧與展望/許瑞浩

史料開放與應用

典藏臺灣歷史多元視角: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的典藏特色與開放服務/王麗蕉

上海市檔案館藏金融檔案及其開發利用/朱紀華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所藏史料介紹/王文隆

重慶市檔案館館藏抗戰歷史檔案及其利用/唐潤明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檔案典藏特色與整理應用/劉澤民

綜合座談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新书:《陈寅恪新论》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