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
第二次中国会党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聚会一堂,各抒己见,现将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于民国帮会的评价。多数同志认为,会党在五四之前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有生力量,在斗争中发挥了冲锋带头作用,五四以后会党更多地与土匪、会道门,反动军阀互相结合,紧密勾结,其基本趋势是向消极方面转化。民国帮会在政治上是破坏民主,维护独裁的,在经济上是力图垄断,反对平等竞争的。一部分同志认为在某些方面民国时期的会党仍有积极的作用,如抗日战争中的部分青红帮拒不附逆,坚持抗战。又有一些会党经过共产党的改造发挥了革命的作用,如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王佐、袁文才。另有一些具有会党身份的民主党派首领在中国革命中心也起了进步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有的还与之打过交道。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会党抗日,中共中央曾专门为此发过两个重要文件,对促进一切可以争取的会党力量参加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起了良好的作用。
关于会党的阶级属性。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对清代前期台湾天地会林爽文起义、太平天国时期的广东红兵起义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北江湖湘会的抽样调查,会党的阶级属性是游民。但对于游民的定义与会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提出由战争、灾荒造成的临时性的流民不是游民,离乡背井去外地做工务农充当脚夫的也不是游民。第二种意见认为,会党的基本成份是农民,尽管在会党中居领导地位的有不少是游民。在中国近代农村,农民和手工业者在破产后不一定都会变成游民,其主要趋向并非流向城市,而是就地帮工或租种地主的土地,辛亥革命时期湖南洪江会多数会员的状况即是如此。另有一种意见认为会党的基本阶级属性是有变化的,在清代康雍乾时期是以农民为主,进入近代之后,由于会党的活动中心由山区乡村逐渐转向城市,因此会党多以下层市民为主体。
关于会党的社会功能。一种意见认为,会党的社会功能在于谋求会众生活自保,解决吃饭问题,会党抢劫中小行商,勒索铺户,妨碍了商品经济的流通。进入民国后,帮会势力无孔不入,在各行业中划分地盘,更是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另一种意见认为会党的社会功能除了消极的一面之外尚有积极的一面,如会党的传会活动,对于打破封建社会的闭塞状态,对于落后地区的农业开发特别是对于三江两湖地区的水陆运输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进入民国后有些帮会首领投资于工商业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关于会党的文化形态。一种意见认为会党本身有文化现象,其物化表现是文献、会簿及其日常活动。会党的诗歌、文告是俗文学和阳春白雪之间的过渡桥梁。会党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物欲、山头主义和江湖义气,与中国传统的四民(士农工商)的群体意识均有不同。另一种意见认为会党有俗文化,是集封建文化的大成,封建的纲常伦理是会党文化形态的核心。
文章出处:《文汇报》1989年0103期第③页。
|